出自宋代史功舉《題東老庵》:
弁山凝翠碧橫天,霅水開鑒流清泉。
隱君東老志高潔,一庵結(jié)在青山邊。
平生倒屣愛佳客,買書不惜傾囊錢。
秋負八月酒初熟,邂逅有客來翩躚。
豐姿灑落眼秋碧,太白邀飲清風前。
匆匆欠然二翁話相得,醉來促席相留連。
不覺達旦欲辭去,笑語拍手范例崖肩。
逡巡灑翰落珠玉,藹藹態(tài)度含云煙。
更將禍福論天命,衣冠后世終榮傳。
嗟乎東老今已矣,長有聲名伴山水。
只應(yīng)驂鸞跨鶴蓬萊去,猶使鄉(xiāng)人指點庵前路。
注釋參考
禍福
(1).災(zāi)殃與幸福?!蹲髠鳌は骞辍罚骸暗湼o門,唯人所召?!?晉 葛洪 《抱樸子·任命》:“禍福交錯乎倚伏之間,興亡chan{1|1}綿乎盈虛之會?!?清 林則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p>
(2).指災(zāi)禍。 晉 歐陽建 《臨終詩》:“潛圖密已構(gòu),成此禍福端?!?/p>
論天
(1).討論天象?!读簳と辶謧鳌ご揿`恩》:“先是儒者論天,互執(zhí)渾、蓋二義,論蓋不合於渾,論渾不合於蓋?!?/p>
(2).相傳 孔子 東游,見兩小兒辯論。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雙方各持其理,連 孔子 也不能決斷。事見《列子·湯問》。后遂用為典故,以“論天”形容兒童聰敏。 北周 庾信 《傷王司徒褒》詩:“青衿已對日,童子即論天。”
衣冠
衣冠 (yīguān) 衣服和禮帽 clothes and hat 服飾 dress 衣冠不整 指紳士,借指禮教、斯文 gentle 衣冠之弟后世
后世 (hòushì) 所有相繼的世代 later ages 后世之謬其傳?!巍?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后世之君?!濉?黃宗羲《原君》 曠后世而不聞。 后世且行之?!濉?劉開《問說》 為了后世的利益 后代 later generations;descendant 后世子孫史功舉名句,題東老庵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