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禹偁《瑞蓮歌》:
江城五月江雨晴,荷花到處紅交橫。
宋家池上瑞蓮生,嫋嫋出叢抽一莖。
莖端菡萏開兩朵,忽似娥皇將女英。
九疑望斷蒼梧暮,低頭并照湘波清。
花落蓮成碧於卵,瑟瑟塵輕熨人眼。
蕭郎弄玉合巹時(shí),一齊覆下琉璃盞。
草木效靈載圖史,守臣盡可聞天子。
吾君有詔抑祥瑞,異獸珍禽不為貴。
瑞蓮無(wú)路達(dá)冕旒,也隨眾卉老池頭。
吏民歸美賀郡守,敢貪天功為己有。
古來(lái)善政數(shù)杜詩(shī),桑無(wú)附枝麥兩歧。
瑞蓮信美產(chǎn)茲土,起予謾作閑歌辭。
年年更愿再熟稻,佁箱免使吾民饑。
注釋參考
瑞蓮
象征吉祥之蓮。多指雙頭或并蒂蓮。 唐 皇甫湜 《吉州刺史廳壁記》:“瑞露溶溶,降味公松;瑞蓮猗猗,合蒂公池。” 唐 黃滔 《江州夜宴獻(xiàn)陳員外》詩(shī):“數(shù)枝紅蠟啼香淚,兩面青娥拆瑞蓮?!?明 袁中道 《趙大司馬傳略》:“初,公中丞邸生瑞蓮及連理瓜,皆以為瑞,而乃為之災(zāi),悲夫!”
嫋嫋
亦作“嬝嬝”。1.輕盈纖美貌。 晉 左思 《吳都賦》:“藹藹翠幄,嫋嫋su{1*1}女。” 南朝 梁武帝 《白紵辭》之二:“纖腰嫋嫋不任衣,嬌態(tài)獨(dú)立特為誰(shuí)?”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一女子左抱小兒,右持鼗鼓,嬝嬝來(lái)?!?/p>
2.搖曳貌;飄動(dòng)貌?!队衽_(tái)新詠·古樂(lè)府<皚如山上雪>》:“竹竿何嫋嫋,魚尾何蓰蓰。” 南朝 宋 鮑照 《在江陵嘆年傷老》詩(shī):“翾翾燕弄風(fēng),嫋嫋柳垂道。” 唐 李白 《送蕭三十一之魯中》詩(shī):“夫子如何涉江路,云帆嫋嫋 金陵 去?!?宋 辛棄疾 《朝中措》詞:“籃輿嫋嫋破重岡,玉笛兩紅粧。”
3.吹拂貌?!冻o·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 唐 劉長(zhǎng)卿 《石梁湖有寄》詩(shī):“瀟瀟清秋暮,嫋嫋涼風(fēng)發(fā)?!?宋 蘇軾 《海棠》詩(shī):“東風(fēng)嫋嫋泛崇光,香霧霏霏月轉(zhuǎn)廊。” 明 單本 《蕉帕記·尋春》:“聽?zhēng)着审细杷?,渺渺湖山嫋嫋風(fēng)?!?/p>
4.繚繞貌。 宋 蘇軾 《浣溪沙》詞:“霧帳吹笙香嫋嫋,霜庭按舞月娟娟?!?元 龍輔 《龍輔女紅馀志》卷上:“行處皆有光,亦不類闇夜,每至一處,煙嬝嬝繞惡少年頸?!?燕谷老人 《續(xù)孽?;ā返谒娜兀骸翱谥斜侵?,如白云出山,嫋嫋不絶。” 聞一多 《劍匣》:“那爐上注著嬝嬝的篆煙。”
5.形容香氣散發(fā)。 宋 蘇軾 《贈(zèng)杜介》詩(shī):“松風(fēng)吹菵露,翠濕香嫋嫋?!?明 周履靖 《錦箋記·醉春》:“羅衣慣惹春風(fēng),暗覺花香嬝嬝?!?/p>
6.悠揚(yáng)婉轉(zhuǎn)。 唐 張說(shuō) 《東都酺宴詩(shī)五》:“入云歌嫋嫋,向日妓叢叢。” 宋 蘇軾 《前赤壁賦》:“餘音嫋嫋,不絶如縷?!?清 洪昇 《長(zhǎng)生殿·偷曲》:“只聽得玉河流水韻幽清,猶似《霓裳》嫋嫋聲?!?秦牧 《花城·海闊天空的散文領(lǐng)域》:“那些最好的散文,有的使人想起了銀光閃閃的匕首,有的使人想起了余音嬝嬝的洞簫?!?/p>
一莖
(1).原意為植物的一條莖,后表數(shù)量,多用于條狀物。 漢 焦贛 《易林·震之師》:“一莖九纏,更用牽攣,宿明俯仰,不得東西。” 晉 王嘉 《拾遺記·方丈山》:“莎蘿草細(xì)大如髮,一莖百尋?!?唐 白居易 《初見白發(fā)》詩(shī):“白髮生一莖,朝來(lái)明鏡里,勿言一莖少,滿頭從此始。” 明 無(wú)名氏 《宮詞》:“況我瘦身軀怎和愁腸掙,剛剩得擔(dān)害怕恩情骨一莖?!?/p>
(2).中醫(yī)術(shù)語(yǔ),臍帶。 明 李中梓 《醫(yī)宗必讀·腎為先天本論》:“嬰兒未成,先結(jié)胞胎,其象中空,一莖透起,形如蓮蕊。一莖即臍帶,蓮蕊即兩腎,而命寓焉?!?/p>
王禹偁名句,瑞蓮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小小假期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