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那頃耳,天瓢傾下足西疇
出自宋代李曾伯《水調(diào)歌頭(暑中得雨)》:
今歲渝州熱,過似嶺南州。
火流石鑠如傲,尤更熾於秋。
竟日襟常沾汗,中夕箑無停手,幾至欲蕉頭。
世豈乏涼境,老向此山囚。
賴蒼靈,憐赤子,起龍秋。
剎那頃耳,天瓢傾下足西疇。
蕩滌兩間炎酷,蘇醒一番枯槁,民瘼庶其廖。
清入詩脾里,一笑解吾憂。
注釋參考
天瓢
神話傳說中天神行雨用的瓢。 宋 蘇軾 《二十六日五更起行至磻溪天未明》詩:“安得夢隨霹靂駕,馬上傾倒天瓢翻?” 明 李東陽 《愛民》詩:“愿向天瓢分一滴,徧將恩雨灑蓬蒿。” 沉礪 《晚眺》詩:“不旋地軸移三島,便借天瓢洗九州?!?/p>
傾下
謂待人謙恭。 唐 韓愈 《李公墓志銘》:“公宗室子,生而貴富,能學(xué)問,以中科取名,善自傾下,以交豪杰。” 宋 葉適 《沉元誠墓志銘》:“初入太學(xué),司業(yè)、博士皆傾下之?!?/p>
西疇
西面的田疇。泛指田地。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宋 陸游 《遣興》詩:“老病豈堪常作客,夢尋歸路傍西疇?!?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六:“ 杭菫浦 題其《歸來草》云:……東皋舒嘯復(fù)西疇,人較 柴桑 更遠游。”
李曾伯名句,水調(diào)歌頭(暑中得雨)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