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克莊《雜題十首》:
雞絮交懽遠(yuǎn),琵琶寄恨深。
早知胡地冷,永巷亦甘心。
注釋參考
雞絮
雞和用酒浸的綿絮。相傳 漢 徐穉 以此祭奠 黃瓊 。見《后漢書·徐穉傳》。 宋 劉克莊 《風(fēng)入松》詞:“昔人徒步陳雞絮,愧公家,僕馬觥罍?!?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三:“有 蜀 人 史叔夜 者,懷雞絮,號(hào)慟墓前,其家大喜,因厚遺之?!眳⒁姟?隻雞絮酒 ”。
交懽
見“ 交歡 ”。
琵琶
琵琶 (pípa) 中國的一種四弦樂器,彈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頸部有琴柱12個(gè)以上,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漢“裁箏筑”的基礎(chǔ)上逐步發(fā)展起來的。它從西漢試制,歷東漢、魏晉、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漢末魏初始獲“枇杷”名。魏晉時(shí),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pi-pa,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 with a fretted fingerboard寄恨
寄托愁怨憾恨的情意。 唐 劉禹錫 《傷愚溪》詩引:“ 柳子 歿三年,有僧游 零陵 ,告余曰:‘ 愚溪 無復(fù)曩時(shí)矣!’一聞僧言,悲不能自勝,遂以所聞為七言以寄恨。” 唐 李商隱 《夜思》詩:“寄恨一尺素,含情雙玉璫。” 宋 樂史 《楊太真外傳》卷下:“上既悼念貴妃,因采其聲為《雨霖鈴曲》,以寄恨焉?!?/p>
劉克莊名句,雜題十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