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曹勛《步月謠》:
瑯玕轉(zhuǎn)景蒼虬立,露腳斜飛冷光濕。
人歸芳草恨苕苕,劍佩生寒秋水澀。
離離箕斗正相望,交流帳合金波入。
風(fēng)前搖袂思沉沉,雷云不動(dòng)蛟龍蟄。
注釋參考
芳草
(1).香草。 漢 班固 《西都賦》:“竹林果園,芳草甘木。郊野之富,號(hào)為近 蜀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詞:“花榭香紅煙景迷,滿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鯨 《雙珠記·家門始終》:“萬古千愁人自老,春來依舊生芳草。”
(2).比喻忠貞或賢德之人。《楚辭·離騷》:“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顧。” 宋 劉攽 《泰州玩芳亭記》:“《楚辭》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誰與玩此芳草?’自詩(shī)人比興,皆以芳草嘉卉為君子美德?!?/p>
苕苕
(1).高貌?!段倪x·張衡<西京賦>》:“干云霧而上達(dá),狀亭亭以苕苕?!?李善 注:“亭亭、苕苕,高貌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漸江水》:“山有三嶺,枕帶 長(zhǎng)江 ,苕苕孤危,望之若傾?!?王闿運(yùn) 《上征賦》:“匪峭峻而夐崇,羌渾渾而苕苕。”
(2).遠(yuǎn)貌。《文選·謝靈運(yùn)<述祖德詩(shī)>之一》:“苕苕歷千載,遙遙播清塵。” 劉良 注:“苕苕、遙遙皆遠(yuǎn)也?!?五代 馮延巳 《酒泉子》詞:“苕苕何處寄相思?!?王闿運(yùn) 《上征賦》:“歷千年之苕苕,空靡曼以文飾。”
劍佩
亦作“ 劍珮 ”。寶劍和垂佩。 南朝 宋 鮑照 《代蒿里行》:“虛容遺劍佩,實(shí)貌戢衣巾。” 隋 王通 《中說·周公》:“衣裳襜如,劍珮鏘如,皆所以防其躁也?!?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shī):“我家公相家,劍佩嘗丁當(dāng)?!?宋 蘇轍 《次韻子瞻感舊》詩(shī):“久從江海游,苦此劍珮長(zhǎng)?!?/p>
見“ 劍佩 ”。
秋水
秋水 (qiūshuǐ) 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autumn waters;autumn waters-limpid eyes (of a woman) 望穿秋水曹勛名句,步月謠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三生調(diào)御潮音會(huì),樓閣隨方涌化城作者:李彌遜作品:留題葉成父尚書山庵普光明堂
- 不辭花前醉倒臥經(jīng)月,是酒是香君試別
- 務(wù)觀可堪供史草,補(bǔ)之不會(huì)作宮梅作者:劉克莊作品:和張簡(jiǎn)簿尉韻
- 看相將喜事,眉色已黃占作者:李曾伯作品:八聲甘州(壽劉舍人)
- 才晴便是看花時(shí),自看何如與客期作者:張镃作品:走筆和曾無逸掌故約觀玉照堂梅詩(shī)六首
- 大道本無為。作者:侯善淵作品:仙鄉(xiāng)子七首
- 小園秋霽勝春暉,雨過林端葉未稀
- 帝念潛龍雪邸臣,寵光玉樹照青春作者:楊萬里作品:送丁牧仲新除奉常寺簿入朝
- 拂曙祥光滿,分晴瑞色鮮。作者:王良士作品:南至日隔霜仗望含元殿爐煙
- 曩為世人誤,遂負(fù)平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