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筆和曾無逸掌故約觀玉照堂梅詩六首問答
問:《走筆和曾無逸掌故約觀玉照堂梅詩六首》的作者是誰?
答:走筆和曾無逸掌故約觀玉照堂梅詩六首的作者是張镃
問:走筆和曾無逸掌故約觀玉照堂梅詩六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走筆和曾無逸掌故約觀玉照堂梅詩六首是宋代的作品
問:才晴便是看花時,記事君曾有四詩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才晴便是看花時,記事君曾有四詩 出自 宋代張镃的《走筆和曾無逸掌故約觀玉照堂梅詩六首》
問:才晴便是看花時,記事君曾有四詩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才晴便是看花時,記事君曾有四詩 的下一句是 及至花開風日好,不聞拄杖扣疎籬。
問:出自張镃的名句有哪些?
答:張镃名句大全
- 紅梅三首怕愁貪睡獨開遲,自恐冰容不入時。故作小紅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隨春態(tài),酒暈無端上玉肌。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石曼卿《紅梅》詩云,認桃無綠葉,辨杏有青枝。)雪里開花卻是遲,何如獨占上春時。也知造物含深意,故與施朱發(fā)妙姿。細雨裛殘千顆淚,輕寒瘦損一分肌。不應便雜夭桃杏,半點微酸已著枝。幽人自恨探春遲,不見檀心未吐時。丹鼎奪胎那是寶,(朱砂紅銀,謂之不奪胎色。)玉人頩頰更多姿。抱叢暗蕊初含子,落盞穠香已透肌。乞與徐熙新畫樣,竹間璀璨出斜枝。
- 贈疊山先生滿腔忠孝有天知,不管人間事已非。萬里乾坤雙草履,百年身世一麻衣。行藏自信床頭易,臥病惟餐隴首薇。儻過宗周見離黍,幾多新淚向殘暉。
- 觀梅至花涇高端叔解元見尋春暖山中云作堆,放翁艇子出尋梅。不須問訊道傍叟,但覓梅花多處來。
- 雜興花間昔日黃鸝囀,妾向青樓已生怨?;潼S鸝不復來,妾老君心亦應變。君心比妾心,妾意舊來深。一別十年無尺素,歸時莫贈路傍金。
- 開元觀懷舊寄李二、韓二、裴四兼呈崔郎中、嚴家令宿昔清都燕,分散各西東。車馬行跡在,霜雪竹林空。方軫故物念,誰復一樽同。聊披道書暇,還此聽松風。
- 鷓鴣天柏綠椒紅事事新,隔籬燈影賀年人。三茅鐘動西窗曉,詩鬢無端又一春。慵對客,緩開門,梅花閑伴老來身。嬌兒學作人間字,郁壘神荼寫未真。
- 馬秀才草書歌(大理馬正之二)伯英草圣稱絕倫,后來學者無其人。白眉年少未弱冠,落紙紛紛運纖腕。初聞之子十歲馀,當時時輩皆不如。猶輕昔日墨池學,未許前賢團扇書。艷彩芳姿相點綴,水映荷花風轉(zhuǎn)蕙。三春并向指下生,萬象爭分筆端勢。有時當暑如清秋,滿堂風雨寒颼颼。乍疑崩崖瀑水落,又見古木饑鼯愁。變化縱橫出新意,眼看一字千金貴。憶昔謝安問獻之,時人雖見那得知。
- 送劉道純五松山下古銅官,邑居褊小水府寬。民安薄魚少嚚訟,簿領未減一丘盤。胸中崢嶸書萬卷,簸弄日月江湖間。稠人廣眾自神主,按劍之眼白相看。老身風波諳世味,如食橘柚知甘酸。麒麟圖畫偶然耳,半枕百年夢邯鄲。平生樽俎宮亭上,涉世忘味皆朱顏。此時阿翁尚無恙,追琢秀句酬江山。堂堂今為蛻蟬去,五老偃蹇無往還。大梁城中笏拄頰,頜髭今成雪點斑。青云何必出公右,亨衢在天無由攀。椎鼓轉(zhuǎn)船如病已,夢想樓臺落星灣。子政諸兒喜文史,阿秤亦聞有筆端。丹徒布衣未可量,詩書且對藜藿盤。穴中生涯識陰雨,木末牖戶知風寒。我今四壁戀微祿,知公未能長掛冠。
- 浪淘沙山盡雨溪頭。水合天浮。行人莫賦大江愁。且是芙蓉城下水,還送歸舟。魚雁兩悠悠。煙斷云收。誰教此水卻西流。載我相思千點淚,還與青樓。
- 和唐德明問病二首罷卻微官且客居,庭闈不近信全疏。更無竹下子唐子,誰與過逢說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