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楊冠卿《夜坐看月》:
春夏季孟間,草木蔽山骨。
青蒼靄芳華,煙霏相出沒。
適從憂患場,觀化超理窟。
無心岫間云,有定水中月。
我方意如如,誰尚書咄咄。
注釋參考
適從
適從 (shìcóng) 歸從,跟從 follow 無所適從憂患
憂患 (yōuhuàn) 憂慮、禍患 suffering;misery;hardship 生于憂患?!睹献印じ孀酉隆?h3>觀化(1).觀察變化;觀察造化?!肚f子·至樂》:“且吾與子觀化而化及我,我又何惡焉!” 唐 李白 《送岑徵君歸鳴皋山》詩:“探元入窅默,觀化游無垠?!?清 姚鼐 《萬年庵次劉石葊韻以呈浦山》:“觀化吾生眇,焉知從古年?!?/p>
(2).引申為死亡的婉辭。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二十:“ 熙寧 十年夏, 康節(jié)先生 感微疾,氣日益耗,神日益明,笑謂 司馬溫公 曰:‘某欲觀化一巡如何?’ 溫公 曰:‘先生未應(yīng)至此?!?明 宋濂 《題李霽峰先生墓銘后》:“未及往見,而先生竟觀化冥冥之中?!?/p>
(3).觀察教化?!秴问洗呵铩ぞ邆洹罚骸?巫馬旗 短褐衣弊裘,而往觀化於 亶父 ?!?/p>
理窟
(1).義理的淵藪。謂富于才學(xué)?!稌x書·張憑傳》:“帝召與語,嘆曰:‘ 張憑 勃窣為理窟?!?唐 陸龜蒙 《麈尾賦》:“理窟未窮,詞源漸吐?!?/p>
(2).指義理的奧秘。 元 侯克中 《挽姚左轄雪齋》詩:“深探理窟得心傳,洞徹先天與后天?!?清 黃宗羲 《徵君沉耕巖墓志銘》:“為文深入理窟而出之清真?!?/p>
楊冠卿名句,夜坐看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