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臺千尺隔江見,清磬一聲歸路聞
出自宋代蔣堂《送梵才大師歸天臺》:
老被詩名系此身,思山深去避人群。
寶臺千尺隔江見,清磬一聲歸路聞。
巖上開扉燈照月,庵前掃地雪和云。
終焉此是清涼處,凈住無慚相國文。
注釋參考
寶臺
對佛寺、佛塔的美稱?!队^佛三昧海經(jīng)·觀四威儀品》:“身如寶臺,足步虛空?!?唐 岑羲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詩:“寶臺聳天外,玉輦步云端?!?/p>
千尺
極言其深、高、長。 唐 李白 《贈汪倫》詩:“ 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 汪倫 送我情?!?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為明》詩:“虬甲龍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蔭 南山 ?!?/p>
歸路
歸路 (guīlù) 歸途;往回走的道路 homeward journey 孩子們在大樹林里越走越遠,終于迷失了歸路蔣堂名句,送梵才大師歸天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