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代 佚名《增廣賢文·上集》:
摘自《增廣賢文·上集》
解釋:人只有通過學習才會明白事理,不學什么也不明白。
原文摘要:
貴,但愿兒孫個個賢。一日夫妻,百世姻緣。百世修來同船渡,千世修來共枕眠。殺{1*1}人一萬,自損三千。傷人一語,利如刀割??菽痉甏邯q再發(fā),人無兩度再少年。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將相頂頭堪走馬,公侯肚內(nèi)好撐船。富人思來年,窮人想眼前。世上若要人情好,賒去物品莫取錢。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擊石原有火,不擊乃無煙。人學始知道,不學亦徒然。莫笑他人老,終須還到老。和得鄰里好,猶如拾片寶。但能守本分,終身無煩惱。大家做事尋常,小家做事慌張。大家禮義教子弟,小家兇惡訓兒郎。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貞婦愛色,納之以禮。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萬惡淫為首,百行孝當先。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一人道虛,千人傳實。凡事要好,須問三老。若
注釋參考
人學
清 末用以稱人文科學。 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西學》:“今彼之所謂天學者,以天文為綱,而一切算法、歷法、電學、光學諸藝,皆由天學以推至其極者也。所謂地學者,以地輿為綱,而一切測量、經(jīng)緯、種植、車舟、兵陣諸藝,皆由地學以推至其極者也。所謂人學者,以方言文字為綱,而一切政教、刑法、食貨、制造、商賈、工技諸藝,皆由人學以推至其極者也。并有益于國計民生,非奇技淫巧之謂也?!?/p>
知道
知道 (zhīdao) 通曉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 know 聞一言以貫萬物,謂之知道?!豆茏印? 認識道路 know road 今得遣歸,既不知道,不能獨行,為我得一伴否?——晉· 干寶《搜神記》 曉得,謂對事物有所了解、認識 know;realize;be aware of 知道了發(fā)生過的情況不學
(1).不學習;不求學。《論語·季氏》:“不學《詩》,無以言?!?晉 葛洪 《抱樸子·疾謬》:“誠知不學之弊,碩儒之貴?!?宋 曾鞏 《宜黃縣縣學記》:“蓋以不學未成之材而為天下之吏,又承衰弊之后,而治不教之民,嗚呼!仁政之所以不行,賊盜刑罰之所以積,其不以此也歟?”
(2).謂沒有學問。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通二》:“又以《文選》 李善 注在五臣后,其疏淺不學,幾於 王侍書 題閣帖矣!”《老殘游記》第三回:“兄弟以不學之資,圣恩叫我做這封疆大吏?!?/p>
徒然
徒然 (túrán) 僅僅如此 only 無緣無故;偶然 without cause or reason 皆不徒然 枉然。白白地;不起作用 for nothing;in vain 我找不到他們,徒然跑了半天佚名名句,增廣賢文·上集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