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吳芾《江行阻風》:
我生走四方,足跡亦幾遍。
初未識江行,每起浮家羨。
一從登此舟,舉室盡欣忭。
既得舍車徒,且免入郵傳。
高枕臥短逢,頓忘行役倦。
始謂旬日間,便可朝行殿。
縱未許歸田,行止亦可判。
那知事好乖,一夜狂風轉(zhuǎn)。
怒號動地來,波濤立江面。
如屋復如山,拍天仍拍岸。
三日不能休,云容更千變。
始疑江神驕,出與風伯戰(zhàn)。
擁起千里潮,散作雪飛濺。
跬步莫能前,有纜莫能牽。
又疑慢爾神,至此獲深譴。
亦自料平生,忠信粗表見。
神既依人行,豈不略為援。
若謂神無私,應物當普現(xiàn)。
胡為溯流船,卻乃去如箭。
而我獨滯留,艤棹長江畔。
終日困飄飖,使我頭目眩。
試取蘋藻羞,更效潢污薦。
再拜祝天公,冀為開方便。
莫分往與來,莫問貴與賤。
風靜波亦平,一一如所愿。
庶幾舟中人,彼此兩無怨。
注釋參考
無私
無私 (wúsī) 不只是顧自己的利益 selflessness;disinterested;inselfish 無私奉獻 沒有私心 unselfishness應物
(1).順應事物?!肚f子·知北游》:“邀於此者,四枝彊,思慮恂達,耳目聰明,其用心不勞,其應物無方。” 鍾泰 發(fā)微:“‘應物無方’,言不執(zhí)滯也?!薄妒酚洝ぬ饭孕颉罚骸芭c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宋 歐陽修 《道無常名說》:“無常以應物為功,有常以執(zhí)道為本?!薄段饔斡洝返诙兀骸斑@猴王自從了道之后,身上有八萬四千毛羽,根根能變,應物隨心?!?/p>
(2).猶言待人接物?!稌x書·外戚傳·王濛》:“虛己應物,恕而后行?!薄端鍟ぱ魝鳌纭罚骸?劉曠 ,不知何許人也。性謹厚,每以誠恕應物?!?明 孫柚 《琴心記·挑動春心》:“你看他清標應物,如春月之濯柳;英氣逼人,似野鶴之出羣。” 清 姚鼐 《揚雄<太玄>目錄序》:“雖庸愚不肖,茍筮之而見所以處事應物者,皆合乎圣人之道也?!?/p>
吳芾名句,江行阻風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