袞冕三川客,杯觴四府臣
出自宋代蘇頌《恭和御制賜太師致仕文彥博五言六韻詩一首》:
曉日清明霽,華林物色新。
詔頒慈惠宴,恩厚老成人。
袞冕三川客,杯觴四府臣。
獻酬同飽德,愷樂盡含醇。
帝惜營丘去,民思尹氏均。
宸章一褒賁,道不愧如仁。
注釋參考
袞冕
(1).袞衣和冕。古代帝王與上公的禮服和禮冠。《周禮·春官·司服》:“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則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則袞冕……公之服,自袞冕而下,如王之服?!薄秶Z·周語中》:“棄袞冕而南冠以出,不亦簡彝乎。” 韋昭 注:“袞,袞龍之衣也;冕,大冠也。公之盛服也。” 宋 何薳 《春渚紀聞·夢宰相過嶺四人》:“ 蔡丞相 持正 為府界提舉日,有人夢至一官居,堂宇高邃,上有具袞冕而坐者四人?!?清 戴名世 《曲阜縣圣廟塑像議》:“而 唐 開元 中遂出王者袞冕之服以衣矣。” 錢玄 《三禮名物通釋·衣服·服制》:“上古禮服服制,大別為冕服、弁服、冠服三等。依經(jīng)傳所述,則冕服分為六,弁服三,冠服二……冕服六:大裘、袞冕、鷩冕、毳冕、希冕、玄冕。其冕則同,其服皆玄衣、纁裳,赤韍純朱,但各服繡繢之章不同。”歷代皇帝、皇太子、郡王、公卿等均服用袞冕,但其形制相異。參閱 周錫保 《中國古代服飾史》第二章。
(2).穿袞服時所用的冕。《新唐書·車服志》:“首飾大小華十二樹,以象袞冕之旒。”《宋史·輿服志四》:“袞冕十有二旒,其服十有二章,以享先王。”
(3).謂登朝入仕?!逗鬂h書·孔僖傳》:“﹝ 崔篆 ﹞嘗勸 子建 仕。對曰:‘吾有布衣之心,子有袞冕之志,各從所好,不亦善乎!’”
三川
(1).三條河流的合稱,所指不一。(1) 西周 以 涇 、 渭 、 洛 為三川?!秶Z·周語上》:“ 幽王 二年, 西周 三川皆震?!?韋昭 注:“三川, 涇 、 渭 、 洛 ,出於 岐山 ?!?2) 東周 以 河 、 洛 、 伊 為三川?!稇?zhàn)國策·秦策一》:“親 魏 善 楚 ,下兵三川?!薄段倪x·鮑照〈詠史〉》:“五都矜財雄,三川養(yǎng)聲利?!?李善 注引 韋昭 曰:“有 河 、 洛 、 伊 ,故曰三川?!?/p>
(2).指洛陽。 南朝 宋 顏延之 《北使洛陽》詩:“前登 陽城 路,日夕望三川?!?唐 王維 《送韋大夫東京留守》詩:“云旗蔽三川,畫角發(fā)龍吟?!?趙殿成 注:“《史記》索隱:三川,今 洛陽 也?!?/p>
杯觴
(1).酒杯?!度龂尽侵尽ずC傳》:“性嗜酒,酒后歡呼極意,或推引杯觴,搏擊左右?!?/p>
(2).指行酒、飲酒。 晉 葛洪 《抱樸子·金丹》:“或飛蒼走黃于中原,或留連杯觴以羹沸?!?唐 劉禹錫 《戲贈樂天兼見示》詩:“ 白 家唯有杯觴興,欲把頭盤打少年。”
飲酒器皿的統(tǒng)稱。 唐 溫庭筠 《醉歌》:“錦袍公子陳盃觴,撥醅百甕春酒香?!?/p>
四府
(1). 西漢 以丞相、御史、車騎將軍、前將軍府為四府?!稘h書·趙充國傳》:“詔舉可護羌校尉者,時 充國 病,四府舉 辛武賢 小弟 湯 ?!?王先謙 補注引 胡三省 曰:“丞相、御史、車騎將軍、前將軍府也?!?/p>
(2). 東漢 以太尉、司徒、司空、大將軍(或太傅)府為四府?!逗鬂h書·趙典傳》:“ 建和 初,四府表薦,徵拜議郎,侍講禁內(nèi),再遷為侍中。” 李賢 注:“四府,太尉、司徒、司空、大將軍府也?!薄逗鬂h書·虞詡傳》:“ 脩 ( 李脩 )善其言,更集四府,皆從 詡 議?!?李賢 注:“四府謂太傅、太尉、司徒、司空之府也?!?/p>
蘇頌名句,恭和御制賜太師致仕文彥博五言六韻詩一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