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聲更點外,螢焰燒痕中
出自宋代舒岳祥《聞有海船入鄞作詩附寄正仲》:
華館多髯客,深山短發(fā)翁。
鐘聲更點外,螢焰燒痕中。
春日同傾酒,寒溪數(shù)過鴻。
天門通海路,詩寄鄮城東。
注釋參考
更點
(1).古代計時單位。因滴漏而得名。每夜分為五更,每一更次分為五點。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一:“國朝 文德殿 鐘鼓院 於夜漏不盡刻,既天未曉,則但撾鼓六通而無更點也,故不知者乃謂禁中有六更?!?/p>
(2).指更鼓之聲。 唐 薛能 《上鹽鐵尚書》詩:“城絶鼓鐘更點后,雨涼煙樹月華新?!?宋 岳珂 《祝英臺近·北固亭》詞:“倚樓休弄新聲,重城門掩,歷歷數(shù) 西州 更點?!?清 曹寅 《鹿墟冶堂夜歸不及送題扇卻寄》詩:“城上蝦蟆更點遲,摘船剛過夜?jié)O時?!?/p>
螢焰
猶螢光。 唐 許渾 《秋夕宴李侍御宅》詩:“蛩聲聞鼓歇,螢燄觸簾回?!眳⒁姟?螢光 ”。
燒痕
野火的痕跡。 宋 蘇軾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詩:“稍聞決決流冰谷,盡放青青沒燒痕?!?明 李昌祺 《過吳門》詩:“ 西施 去后屧廊傾,歲歲春深燒痕緑?!?清 查慎行 《元日出東便門》詩:“草短沒燒痕,老楊交枯枝?!?/p>
舒岳祥名句,聞有海船入鄞作詩附寄正仲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