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彭余朱李輩,總是白身人作
出自宋代姚勉《賀新郎(京學(xué)類中后作)》:
長嘯山中臥。
嘆從前、二十年來,因循空過。
自是惺惺并了了,奈這五行尚左。
遇好事、許多磨挫。
浩蕩醉鄉(xiāng)狂莫檢,算傍人、笑得唇焦破。
誰信道,只恁麼。
從今牢把江湖柁。
要做些勛業(yè),歸來則個(gè)。
不見彭余朱李輩,總是白身人作。
震耀得、聲名許大。
萬一老天青眼顧,又何難、印佩黃金顆。
時(shí)來到,也還我。
注釋參考
不見
不見 (bùjiàn) 不曾相見 do not see;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丟失 be lost;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zhuǎn)身就不見了余朱
剩馀的丹朱。比喻赤誠之心。 唐 溫庭筠 《感舊陳情五十韻獻(xiàn)淮河李仆射》:“澀劍猶堪淬,餘朱或可研?!?/p>
總是
總是 (zǒngshì) 永遠(yuǎn)地;無例外地 always白身人
舊指平民。亦指無功名無官職的士人或已仕而未通朝籍的官員。 唐 陸贄 《冬至大禮大赦制》:“天下諸使、諸將軍士三品已上賜爵一級,四品已下加一階,白身人賜勛三轉(zhuǎn)?!?宋 韓淲 《澗泉日記》卷上:“臣僚言恩澤之行,比年寖?yōu)E……又言酬賞轉(zhuǎn)官,不得回授白身人,自有約束?!?明 陸容 《菽園雜記》卷九:“內(nèi)原任中書序班者,得陞職至太常、鴻臚太僕、少卿等階,白身人得授鴻臚主簿、序班等職?!?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釋諺·白身》:“ 越 俗以布衣無仕籍者,為白身人?!?/p>
姚勉名句,賀新郎(京學(xué)類中后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