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劍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
出自老子《道德經(jīng)·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余;修之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
注釋參考
不拔
(1).不可拔除,不可動(dòng)搖。形容牢固?!独献印罚骸吧平ㄕ卟话?,善抱者不脫?!薄稘h書·揚(yáng)雄傳下》:“ 婁敬 委輅脫輓,掉三寸之舌,建不拔之策,舉中國徙之 長安 ,適也?!?顏師古 注:“不拔,謂其堅(jiān)固不拔也?!?清 王韜 《甕牖馀談·寧國丁生小傳》:“非有過人之才,堅(jiān)忍不拔之志,安能若是耶?” 聶紺弩 《論<封神榜>》:“盡管這樣,《封神榜》卻作為大眾讀物之一,在 中國 舊社會(huì)里,占著它確乎不拔的支配地位?!?/p>
(2).未能攻克?!稇?zhàn)國策·西周策》:“ 楚 卒不拔 雍氏 而去?!薄妒酚洝で乇炯o(jì)》:“ 齕 攻 邯鄲 ,不拔,去?!?/p>
不脫
(1).不會(huì)脫落?!独献印罚骸吧平ㄕ卟话危票д卟幻??!?/p>
(2).用于動(dòng)詞之后,表示擺脫不掉。 唐 顧況 《行路難》之三:“ 秦皇 漢武 遭不脫,汝獨(dú)何人學(xué)神仙?”《水滸傳》第二回:“他若得知,須走不脫?!?孫犁 《白洋淀紀(jì)事·雜樓》:“我估計(jì)你這兔崽子就跑不脫?!?/p>
子孫
子孫 (zǐsūn) 兒子和孫子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列子·湯問》 泛指后代 descendants;offspring;posterity 子孫相繼為王。——《戰(zhàn)國策·趙策》 子孫侯者。 人主之子孫。 遠(yuǎn)者及其子孫。祭祀
祭祀 (jìsì) 置備供品對(duì)神佛或祖先行禮,表示崇敬并祈求保佑 offer sacrifice to gods or ancesters不輟
亦作“ 不惙 ”。不止;不絕。《論語·微子》:“耰而不輟?!薄肚f子·秋水》:“ 孔子 游於 匡 , 宋 人圍之?dāng)?shù)帀,而弦歌不惙。”《文選·張衡<東京賦>》:“咸用紀(jì)宗存主,饗祀不輟?!?薛綜 注:“各四時(shí)祭祀,無止絶時(shí)。”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嬰寧》:“有何喜,笑輒不輟?”
老子名句,道德經(jīng)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