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方干《采蓮》
采蓮女兒避殘熱,隔夜相期侵早發(fā)。指剝春蔥腕似雪,
畫橈輕撥蒲根月。蘭舟尺速有輸贏,先到河灣賭何物。
才到河灣分首去,散在花間不知處。
注釋參考
采蓮
即《采蓮曲》。 宋 曼殊 《漁家傲》詞:“一曲《採蓮》風(fēng)細(xì)細(xì),人未醉,鴛鴦不合驚飛起?!眳⒁姟?採蓮曲 ”。
即《採蓮曲》。 南朝 梁 何遜 《寄江州褚咨議》詩:“因君奏《采蓮》,為余吟《別鶴》。” 唐 孟浩然 《夜渡湘水》詩:“露氣聞香杜,歌聲識(shí)《采蓮》?!?明 王世貞 《贈(zèng)梁公實(shí)謝病歸》詩:“《采蓮》一曲杳然去,得醉即臥清溪頭?!眳⒁姟?採蓮曲 ”。
女兒
女兒 (nǚ ér) daughter 某人直系血統(tǒng)或過繼的下一代女性 一個(gè)家族的女性后代 張家女兒,李家女兒 自起源或出身衍生而來的似屬于女性的事物 美國是大不列顛的女兒 女孩 gril 昔作女兒時(shí)?!队衽_(tái)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殘熱
猶酷熱。 唐 方干 《采蓮》詩:“採蓮女兒避殘熱,隔夜相期侵早發(fā)?!?/p>
隔夜
隔夜 (géyè) 過一夜 of the previous night 不喝隔夜茶相期
期待;相約。 唐 李白 《贈(zèng)郭季鷹》詩:“一擊九千仞,相期凌紫氛。” 宋 王安石 《送孫立之赴廣西》詩:“相期鼻目?jī)A肝膽,誰伴溪山避網(wǎng)羅。” 清 侯方域 《太平仁義之效論》:“人臣之進(jìn)説於其君者,有以王者之治相期者矣,有以霸者之治相期者矣?!?郭沫若 《井岡山巡禮·登郁孤臺(tái)》詩注:“ 贛江 一帶綠化頗佳,相期十年,可以戰(zhàn)勝洪水。”
侵早
天剛亮,拂曉。 唐 杜甫 《贈(zèng)崔十三評(píng)事公輔》詩:“天子朝侵早,云臺(tái)仗數(shù)移。” 宋 華岳 《驟雨》詩:“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騎牛牧溪北?!薄缎咽篮阊浴ぬK小妹三難新郎》:“ 秦少游 到三月初一日五更時(shí)分,就起來梳洗……侵早就到東岳廟前伺候?!?/p>
方干名句,采蓮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