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蛟脫鱗乾見骨,厥孫碧絲作須發(fā)
出自宋代楊萬里《胡達(dá)孝水墨妙絕一世,為余作枯松孫枝石間老》:
東齋歸自涴花里,訪我弄泉惠山趾。
隨身萬里只孤舟,一簪不曾著行李。
忽拈遠(yuǎn)物出袖中,乃是孔明廟前古柏閬州松。
徑從平地便起立,上穿屋瓦到青穹。
老蛟脫鱗乾見骨,厥孫碧絲作須發(fā)。
石間霜皮二千尺,石似孤根根似石。
硬根瘦干未要論,葉間猶帶漢唐春。
歲久亦無苔蘚痕,只有雪山之雪玉壘云。
卻收松柏半天里,兒上卷來一張紙。
注釋參考
碧絲
染青綠色的蠶絲。多用以形容初生細(xì)草或青年女子的頭發(fā)。 唐 李白 《春思》詩:“ 燕 草如碧絲, 秦 桑低緑枝?!?瞿蛻園 朱金城 校注引 蕭士贇 曰:“ 燕 北地寒,生草遲,當(dāng) 秦 地柔桑低緑之時(shí), 燕 草方生?!?清 錢陳群 《小尼姑下山》詩:“三寸黃冠綰碧絲,裝成十六女沙彌?!?/p>
須發(fā)
須發(fā) (xūfà) 胡須和頭發(fā)的統(tǒng)稱 beard and hair 須發(fā)全無楊萬里名句,胡達(dá)孝水墨妙絕一世,為余作枯松孫枝石間老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