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陸游《三山杜門作歌》:
中歲遠(yuǎn)游踰劍閣,青衫誤入征西幙。
南沮水邊秋射虎,大散關(guān)頭夜聞角。
畫策雖工不見用,悲吒那復(fù)從軍樂。
鳴呼!人生難料老更窮,麥野桑村白發(fā)翁。
注釋參考
畫策
謀畫策略;籌劃計策。《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論》:“ 虞卿 料事揣情,為 趙 畫策,何其工也!”《晉書·外戚傳·羊琇》:“ 琇 密為 武帝 畫策,甚有匡救。”《東周列國志》第八回:“ 祭足 為世子 忽 畫策,使之結(jié)婚于 陳 ,修好于 衞 。” 魯迅 《墳·我之節(jié)烈觀》:“一班靈學(xué)派的人,不知何以起了極古奧的思想,要請‘ 孟 圣矣乎’的鬼來畫策?!?/p>
不見
不見 (bùjiàn) 不曾相見 do not see;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丟失 be lost;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zhuǎn)身就不見了悲吒
亦作“ 悲詫 ”。悲嘆;悲憤?!段倪x·郭璞<游仙詩>之五》:“臨川哀年邁,撫心獨悲吒。” 李善 注:“吒,嘆聲也?!?南朝 梁 何遜 《臨行公車》詩:“念此將如何,撫心獨悲咤?!?唐 杜甫 《遣興》詩之五:“每望東南云,令人幾悲吒。” 宋 梅堯臣 《送曼叔襄城尉》詩:“此趣信所諳,羈官莫悲吒?!?明 高棅 《九月八日郭南山亭宴集分得下字》詩:“高興殊不平,臨風(fēng)獨悲咤。” 清 陳維崧 《賀新郎·送家廣陵下第南歸海寧兼以志慰》詞:“真珠莫惜離筵瀉。儘人間羣兒自貴,底須悲詫?!?清 鄒容 《革命軍》第二章:“抗議發(fā)憤之徒絶跡,慷慨悲咤之聲不聞,名為士人,實則死人之不若?!?/p>
從軍
從軍 (cóngjūn) 舊時指參加軍隊 enlist 棄商從軍陸游名句,三山杜門作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