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共公子,薄暮欲俱還。
出自唐朝杜甫《奉陪贈附馬韋曲二首》
韋曲花無賴,家家惱殺{1*1}人。綠尊雖盡日,白發(fā)好禁春。
石角鉤衣破,藤枝刺眼新。何時占叢竹,頭戴小烏巾。
野寺垂楊里,春畦亂水間。美花多映竹,好鳥不歸山。
城郭終何事,風(fēng)塵豈駐顏。誰能共公子,薄暮欲俱還。
注釋參考
公子
公子 (gōngzǐ) 古代稱諸侯的兒子或女兒,后來稱豪門世家的兒子,也用來尊稱別人的兒子 son of a high official 大公子 公子為人,仁而下士。——《史記·魏公子列傳》薄暮
薄暮 (bómù) 傍晚 at dusk 每薄暮下管鍵。——清· 方苞《獄中雜記》 加以薄暮逆夷又發(fā)火燒潮音街?!稄V州軍務(wù)記》杜甫名句,奉陪贈附馬韋曲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