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代梁啟超《賦示校員及諸生》:
在昔吾居夷,希與塵客接,箱根山一月,歸裝稿盈篋。
雖匪周世用,乃實(shí)與心愜,如何歸乎來?兩載投牢筴。
愧傣每顙泚,畏譏每懾魄,冗材憚享犧,遐想醒夢蝶。
推理悟今吾,乘愿理夙業(yè)。
郊園美風(fēng)物,昔游記攸玾,愿言賃一廡,庶以客孤笈。
其時天降兇,大地血正喋,蘊(yùn)怒夙爭鄭,導(dǎo)釁忽刺歙。
賈勇羞目逃,斗智屢踵躡,遂令六七雄,傞舞等中魘。
瀾倒竟疇障?天墜真己壓。
狂勢所簸薄,震我臥榻齂。
未能一丸封,坐遭兩黥挾。
吾衰復(fù)何論?天僇困接摺。
猛志落江湖,能事寄簡牘,試憑三寸管,貌彼五云疊。
庀材初類匠,诇勢乃如諜,遡往既纚纚,衡今逾喋喋。
有時下武斷,快若髭赴鑷,哀我久宋聾,持此餉葛馌。
藏山望豈敢,學(xué)海愿亦輒。
月出天宇寒,攜影響廊屧,苦心碎池凌,老淚潤階葉。
咄哉此局棋,坼角驚急劫,錯節(jié)方我畀,畏途與誰涉?莘莘年少子,濟(jì)川汝其楫,相期共艱危,活國厝妥帖。
當(dāng)為雕鳶墨,莫作好龍葉。
夔空復(fù)憐蚿,目苦不見睫。
來者儻暴棄,耗矣始愁惵。
急景催跳丸,我來亦旬浹,行袖東海石,還指西門堞。
慚非徙薪客,徒效恤緯妾,晏歲付勞歌,口呿不能嗋。
注釋參考
庀材
備齊材料。多指建筑材料。 唐 柳宗元 《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記》:“乃經(jīng)工庀材,考極相方,南為燕亭?!?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五:“公命工庀材,一夕而就。” 清 顧炎武 《華陰縣朱子祠堂上梁文》:“卜神涓吉,庀材效工?!?梁啟超 《變法通義》:“善居室者,去其廢壞,廓清而更張之,鳩工庀材,以新厥構(gòu)?!?/p>
纚纚
(1).長而下垂貌?!冻o·離騷》:“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纚纚?!?唐 孫樵 《興元新路記》:“路旁樹往往如掛塵纓,纚纚而長,從風(fēng)紛然?!?清 王又旦 《自千尺峰緣猢猻愁行》:“萬狀石磑磑,紛垂繘纚纚?!?/p>
(2).引申為連綿不斷。 唐 柳宗元 《夢歸賦》:“風(fēng)纚纚以經(jīng)耳兮,類行舟迅而不息?!?明 何大復(fù) 《七述》:“若有伏憂,綿綿纚纚,糾纏于心。” 明 楊慎 《東坡書》:“紆細(xì)婉轉(zhuǎn),纚纚如抽繭之絲?!?/p>
(3).亦作“ 纚縰 ”。猶縰縰。紛紜貌。 宋 朱彧 《萍洲可談》卷一:“百疊漪漪水皺,六銖纚纚云輕?!?明 何景明 《古冢賦》:“舞袖纚縰以何見兮,鳴瑟寂而無聞?!?/p>
(1).有次序?!俄n非子·難言》:“所以難言者,言順比滑澤,洋洋纚纚然,則見以為華而不實(shí)?!迸f注:“纚纚,有編次也?!?宋 郭彖 《睽車志》卷一:“書辭數(shù)百言,纚纚有條理?!?/p>
(2).用以形容文章或言談連綿不盡。 宋 周密 《<齊東野語>自序》:“我先君博極羣書,習(xí)聞臺閣舊事,每對客語,音吐洪暢,纚纚不得休。” 明 歸有光 《五岳山人前集序》:“今見其燁燁爾、洋洋爾、纚纚爾,別之三年而其文之富如此?!?章炳麟 《國故論衡·論式》:“自 唐 以降,綴文者在彼不在此,觀其流勢,洋洋纚纚,即實(shí)不過數(shù)語。”
喋喋
喋喋 (diédié) 不住地說話 chatter away;talk endlessly 喋喋不休梁啟超名句,賦示校員及諸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