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愛山山未足,由此看盡天下山
出自宋代邵雍《代書寄華山臺(tái)觀武道士》:
太華中峰五千仞,下有大道人往還。
當(dāng)時(shí)馬上一回首,十載夢(mèng)魂猶過關(guān)。
生平愛山山未足,由此看盡天下山。
求如華山是難得,使人消得一生閑。
注釋參考
生平
(1) [all one’s life]∶人的整個(gè)生活過程,一生
作者生平事跡
汝之生平,吾已作傳。——清· 袁枚《祭妹文》
(2) [ever since one's birth]∶有生以來
生平最大的安慰是得到人們的信任
因念黃山當(dāng)生平奇覽。——明· 徐宏祖《游黃山記》
詳細(xì)解釋(1).素來;有生以來。《史記·張耳陳馀列傳》:“ 涉 及左右生平數(shù)聞 張耳 、 陳餘 賢,未嘗見,見即大喜?!?明 陶宗儀 《念奴嬌·九日有感次友人韻》詞:“眼底生平空四海,倦拂紅塵風(fēng)幘。”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劉全》:“今日雖蒙覆庇,生平實(shí)未識(shí)荊。乞示姓字,以圖啣報(bào)?!?魯迅 《野草·秋夜》:“我生平?jīng)]有見過這樣的奇怪而高的天空?!?/p>
(2).一生;終身。 南朝 梁 何遜 《入西塞示南府同僚》詩:“年事以蹉跎,生平任浩蕩?!?明 沉德符 《野獲編·言事·一人先忠后佞》:“此兩人先以迕中官?gòu)U,后以附中官用,所得幾何,而生平掃地矣?!?周而復(fù) 《白求恩大夫》三:“他生平?jīng)]有進(jìn)過學(xué)校?!?/p>
(3).指心性;心志。 唐 王績(jī) 《田家》詩之一:“ 阮籍 生平懶, 嵇康 意氣疏?!?金 元好問 《弘州贈(zèng)曹文子玉》詩:“來往 襄 陰 從此始,剩將歌笑慰生平?!?清 孫枝蔚 《竹中》詩之三:“白頭無嗜好,緑竹足生平。” 孫中山 《革命原起》:“時(shí)予本可由 太平洋 潛回,則二十餘日可到 上海 ,親與革命之戰(zhàn)以快生平?!?/p>
(4).生年,在世之年。 唐 金獻(xiàn)貞 《海東故神行禪師碑》:“﹝導(dǎo)師﹞生平七十有六, 大歷 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終於 南岳 斷俗 之寺。”參見“ 生年 ”。
(5).交情;交往。 清 吳下阿蒙 《斷袖篇·俞大夫》:“其為孝廉時(shí),悅一豪貴家歌兒。與其主無生平,不欲令知。”
(6).生前。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下:“少頃弟婦甦,言恍惚中,見小姑自帷中出,笑容舉止,宛肖生平?!?/p>
未足
(1).不足,不能。《后漢書·齊武王縯傳》:“ 舂陵 去 宛 三百里耳,未足為功?!?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引》:“今所撰諸書,盛行海內(nèi),大而穹宇,細(xì)入肖翹,耳目八埏,靡不該綜。即 惠施 、 黃繚 之辯,未足侈也?!?/p>
(2).猶言算不得?!短綇V記》卷八七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支遁》:“ 遁 幼時(shí),嘗與師共論物類,謂鷄卵生用,未足為殺,師不能屈?!?/p>
由此
由于如此;因而;從這里;從此。
例句: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zhàn)爭(zhēng)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shí)起,為了反對(duì)內(nèi)外敵人,爭(zhēng)取民族獨(dú)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zhēng)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紀(jì)念碑碑文下山
下山 (xiàshān) 從山上走向山下 go down the hill 太陽西下 (of the sun) set 太陽還沒下山,我們就干完了 下山 (xiàshān) 地下采礦時(shí)挖掘的沒有直通地面出口的傾斜巷道,主要用來由下向上運(yùn)送礦石 (of coal mining)slant roadway邵雍名句,代書寄華山臺(tái)觀武道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2百法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