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張綱《綠頭鴨/多麗》
斂晴煙。桂花如水輕寒。宴中秋、朋簪來會(huì),滿筵綠鬢朱顏。罄尊罍、興吞海量,妙歌吹、聲徹云端。獨(dú)念衰殘,強(qiáng)陪歡笑,恍然感舊覺悲酸。功名志,黃梁曉夢(mèng),老去奈何天。休追悔,天應(yīng)教人,贏取身閑。想姮娥、情郎如舊,也須知我貪歡。奈潘鬢、霜蓬漸滿,況沈腰、革帶頻寬。月有重圓,人誰長健,一回相見一回難。王夫子,看君風(fēng)度,何不早彈冠。莫學(xué)我,年年對(duì)月,扶病江干。
注釋參考
潘鬢
亦作“ 潘髩 ”。 晉 潘岳 《秋興賦》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后因以“潘鬢”謂中年鬢發(fā)初白。 唐 李德裕 《秋日登郡樓望贊皇山感而成詠》:“ 越 吟因病感, 潘 鬢入秋悲?!?明 無名氏 《石榴花·題情》套曲:“我為他只落得心焦無聊,這離情怎消,謾贏得 潘 髩 沉 腰?!?清 黃景仁 《感舊雜詩》:“而今 潘 鬢漸成絲,記否羊車并載時(shí)。”
霜蓬
喻散亂的白發(fā)。 唐 李白 《怨歌行》:“沉憂能傷人,緑鬢成霜蓬?!?宋 蘇轍 《次韻子瞻梳頭》:“霜蓬已枯不再緑,有客勸我抽其根?!?/p>
沈腰
《梁書·沉約傳》載: 沉約 與 徐勉 素善,遂以書陳情于 勉 ,言己老病,“百日數(shù)旬,革帶常應(yīng)移孔,以手握臂,率計(jì)月小半分。以此推算,豈能支久?”后因以“沉腰”作為腰圍瘦減的代稱。 宋 周邦彥 《大有·小石》詞:“仙骨清羸, 沉 腰顦顇?!?元 武漢臣 《玉壺春》第三折:“你為我病懨懨攙過這裙兒帶,我為你 沉 腰寬減盡了形骸。” 清 趙翼 《題沉既堂前輩<載書移居圖>》詩:“只愁撐滿便便腹,難作 東陽 瘦 沉 腰。”
革帶
皮做的束衣帶?!抖Y記·玉藻》:“肩革帶,博二寸?!?鄭玄 注:“凡佩繫於革帶?!薄稌x書·輿服志》:“革帶,古之鞶帶也,謂之鞶革,文武眾官牧守丞令下及騶寺皆服之。共有囊綬,則以綴於革帶?!?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二:“京師窮市上,有古鐵條,垂三尺許,闊二寸有奇。形若革帶之半,中虛而外銹澁。”參見“ 鞶帶 ”。
張綱名句,綠頭鴨/多麗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你給我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