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張耒《七夕歌》:
人間一葉梧桐飄,蓐收行秋回斗杓。
神官召集役靈鵲,直渡銀河云作橋。
河?xùn)|美人天帝子,機(jī)杼年年勞玉指。
纖成云霧紫星衣,辛苦無歡容不理。
帝憐獨(dú)居無與娛,河西嫁與牽牛夫。
自從嫁得廢織纴,綠鬢云鬟朝暮梳。
貪歡不歸天帝怒,謫歸卻理來時(shí)路。
但令一歲一相見,七月七日橋邊渡。
別長會(huì)少知奈何,卻悔從來歡愛多。
匆匆萬事說不盡,燭龍已駕隨羲和。
河邊靈官催曉發(fā),令嚴(yán)不管輕離別。
空將淚作雨滂沱,淚痕有盡愁無歇。
我言織女君莫嘆,天地?zé)o窮會(huì)相見。
猶勝姮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廣寒殿。
注釋參考
匆匆
匆匆 (cōngcōng) 急急忙忙的樣子 hurriedly;hastily 老栓匆匆走出,給他泡上茶。—— 魯迅《藥》萬事
萬事 (wànshì) 一切事情;全部事情 all things;everything 萬事如意說不盡
難以用言語形容。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三:“鶻鴒的淥老兒説不盡的搶,儘人勞攘把我不覷。” 元 無名氏 《百花亭》第一折:“他生的芙蓉面,桃花頰,説不盡他百般嬌千般艷冶?!薄秲号⑿蹅鳌返诙寤兀骸凹爸磷吡诉@條路,説不盡的風(fēng)塵骯臟,龍蛇混雜,已就大不是女孩兒家的身份了。”
燭龍
(1).古代神話中的神名。傳說其張目(亦有謂其駕日、銜燭或珠)能照耀天下?!渡胶=?jīng)·大荒北經(jīng)》:“西北海之外, 赤水 之北,有 章尾山 。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fēng)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 燭龍 。”《楚辭·天問》:“日安不到, 燭龍 何照?” 王逸 注:“言天之西北有幽冥無日之國,有龍銜燭而照之也。”《文選·謝惠連<雪賦>》:“若乃積素未虧,白日朝鮮,爛兮若 爥龍 銜燿照 崑山 。” 李周翰 注:“ 爥龍 , 崑山 神也,常銜爥以照?!?唐 吳筠 《游仙》詩之十九:“ 燭龍 發(fā)神曜,陰野彌煥炳?!?元 張憲 《燭龍行》:“ 燭龍 , 燭龍 ,女(汝)居 陰山 之陰,大漠之野……虵身人面髮如赭,銜珠吐光照天下?!?黃宗英 《橘》:“ 燭龍 啊, 燭龍 ,你口里含著明燭。相傳北極日月照不到,你會(huì)含燭騰空去照耀。”參閱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燭龍》。
(2).借指太陽。 唐 李邕 《日賦》:“燭龍照灼以首事,踆烏奮迅而演成。” 明 謝讜 《四喜記·喜逢甘雨》:“望長空燭龍燄消,長驅(qū)旱魃師碧濤。”
羲和
(1). 羲氏 和 和氏 的并稱。傳說 堯 曾命 羲仲 、 羲叔 、 和仲 、 和叔 兩對兄弟分駐四方,以觀天象,并制歷法。《書·堯典》:“乃命 羲 和 ,欽若昊天,厤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shí)。”
(2).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物。駕御日車的神?!冻o·離騷》:“吾令 羲和 弭節(jié)兮,望 崦嵫 而勿迫?!?王逸 注:“ 羲和 ,日御也?!薄冻鯇W(xué)記》卷一引《淮南子·天文訓(xùn)》:“爰止 羲和 ,爰息六螭,是謂懸車。”原注:“日乘車,駕以六龍, 羲和 御之?!?/p>
(3).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太陽的母親?!渡胶=?jīng)·大荒南經(jīng)》:“東南海之外, 甘水 之間,有 羲和之國 。有女子名曰 羲和 ,方浴日於 甘淵 。 羲和 者, 帝俊 之妻,生十日?!?/p>
(4).代指太陽。《后漢書·崔駰傳》:“氛霓鬱以橫厲兮,羲和忽以潛暉。” 李賢 注:“羲和,日也?!?晉 葛洪 《抱樸子·任命》:“晝競羲和之末景,夕照望舒之餘耀。”
(5). 王莽 時(shí)主掌全國財(cái)賦的官吏?!稘h書·王莽傳中》:“更名大司農(nóng)曰羲和,后更為納言?!薄逗鬂h書·魯恭傳》:“祖父 匡 , 王莽 時(shí)為羲和,有權(quán)數(shù),號曰智囊?!?/p>
張耒名句,七夕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