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碧澄寒石齒齒,春黃漲暖風鱗鱗
出自宋代曾豐《寄題黃舜卿雙溪閣》:
山無背宅宅何勝,門未納溪溪是剩。
一閣翚飛若見招,雙溪蟠屈如回應。
有酒不容閣生塵,無詩莫與溪寫真。
秋碧澄寒石齒齒,春黃漲暖風鱗鱗。
有如此水皆詩思,半酣還養(yǎng)客之技。
氣之濁者客勿諱,主人胸中有涇渭。
味之美者客勿矜,主人胸中有淄澠。
辨入涓滴太分明,醉游汗漫真混成,客與主人俱忘形。
注釋參考
碧澄
碧澄 (bìchéng) 碧藍而明凈 blue and clear 河水清湛碧澄 又“碧澄澄”寒石
(1).寒冷的巖石。 唐 杜甫 《前出塞》詩之七:“驅馬天雨雪,軍行入高山。逕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間。”
(2).即鹵堿。入中藥,味苦,性寒。主治大熱消渴等。 漢 嚴遵 《道德指歸論·大成若缺》:“陽之至也,煎砂爛石,飛鳥絶,水蟲疾,萬物枯槁,江湖消竭。當此之時,入沉清泉,出衣絺綌,燕高臺,服寒石,猶不能任也?!眳㈤?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五·鹵堿》。
齒齒
(1).排列如齒狀。 唐 韓愈 《柳州羅池廟碑》:“桂樹團團兮白石齒齒?!?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仙人島》:“覺杖粗如五斗囊,凌空翕飛,潛捫之,鱗甲齒齒焉。” 林紓 《記超山梅花》:“梅身半枯,側立水次,古干詰屈,苔蟠其身,齒齒作鱗甲?!?/p>
(2).比喻一個接一個,連續(xù)不斷。 明 徐渭 《問軍中之系于國用》詩:“緜延值盛 明 ,仕版頗齒齒。先人秉魚須,聯(lián)蟬及諸季?!?/p>
黃漲
黃濁高漲的洪水。 宋 范成大 《墊江縣》詩:“青泥沒髁僕頻驚,黃漲平橋馬不行。”
暖風
暖風 (nuǎnfēng) 新幾內亞北部海岸舒霍頓(Schouten)群島東季風期間持續(xù)8天的一種干熱焚風 warm braw;genial breeze鱗鱗
鱗鱗 (línlín) 形容多得像魚鱗 of scaly appearance,as ripples 高手鱗鱗 蹲石鱗鱗?!读凝S志異·促織》 形容云層、波紋等像魚鱗一樣層層排列 scaly 波光鱗鱗曾豐名句,寄題黃舜卿雙溪閣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