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蘇軾《和陶擬古九首》:
客去室幽幽,服鳥來座隅。
引吭伸兩翅,太息意不舒。
吾生如寄耳,何者為吾廬。
去此復(fù)何之,少安與汝居。
夜中聞長嘯,月露荒榛蕪。
無問亦無答,吉兇兩何如。
注釋參考
引吭
拉開嗓子。謂高鳴或高聲吟唱?!肚萁?jīng)》:“搏則利嘴,鳴則引吭。” 唐 韓愈 《燕河南府秀才》詩:“怒起簸羽翮,引吭吐鏗轟?!?宋 梅堯臣 《宣州環(huán)波亭》詩:“岸木影下布,水鳥時引吭。” 清 龔鞏祚 《書金伶》:“既就夕,主客譁,惟恐 金 之不先奏聲。既引吭,則觸感其往夕所得於 鈕 者,試之忽肖?!?/p>
息意
不再有意,絕意。《南齊書·豫章王嶷傳》:“比心欲從俗,啟解今職,但厝辭為鄙,或貽物誚,所以息意緘嘿,一委時運?!薄顿Y治通鑒·后周太祖廣順元年》:“ 北漢主 始息意於進取。” 唐 李德裕 《賜回鶻書意》:“想可汗便須息意,勿更披陳?!?/p>
蘇軾名句,和陶擬古九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手機鈴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