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形成龍復成虎,六代遺蹤供吊古
出自宋代范成大《胡宗偉罷官改秩,舉將不及格,往謁金陵丹陽》:
凍云埋山天冥蒙,北風無情雪塞空。
道傍人稀鳥飛絕,問君東游何匆匆?君言薄官淡無味,免俗未能聊復爾。
我評茲事一鴻毛,因行且看佳山水。
陵陽樓閣壓高城,煙屏百疊雙流橫。
姑孰江亭更奇絕,濃黛兩抹長眉青。
山形成龍復成虎,六代遺蹤供吊古。
大荒莽蒼江水黃,雨淚風煙眇吳楚。
卻浮一葦下長川,浮玉低昂波聒天。
梁溪南岸小停櫓,一酌人間第二泉。
閶門峨峨過吾國,姑蘇臨波照金碧。
太湖三萬六千頃,上有垂虹跨南極。
我家越相尚神游,試從煙浪訪扁舟。
問訊白鷗相記否,謂言久客不勝愁。
軟紅三尺長安道,九重城闕乾坤繞。
西湖山寺浙江樓,君昔曾游今更好。
故人客館中天開,非君誰上黃金臺?挽著天衢五云上,卻望江湖如夢回。
萬境何如一丘壑,幾時定解冠裳縛。
幔亭山下桂叢深,清社向來都寂莫。
注釋參考
山形
山的形態(tài);山勢。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沔水二》:“山形特秀,異於眾岳?!?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隴東郡公侯莫陳君夫人竇氏墓志銘》:“山形起伏,既符白鶴之祥;地勢風煙,乃合青烏之氣。” 唐 許渾 《行次潼關題驛后軒》詩:“山形朝闕去,河勢抱關來?!?清 查慎行 《望岱》詩:“山形陡然來,其勢乃易量?!?/p>
成龍
(1).科舉及第。 嚴復 《救亡決論》:“千萬旅進,人皆鎩羽,我獨成龍,是冥冥中之鬼神,又許我為儒也?!?/p>
(2).比喻成為出人頭地的人。 西戎 《糾紛》:“可惜沒有那么高的梯子,看你們能成龍變鳳!”如:望子成龍。
六代
(1).指 黃帝 、 唐 、 虞 、 夏 、 殷 、 周 ?!稌x書·樂志上》:“ 周 始二《南》,《風》兼六代。昔 黃帝 作《云門》, 堯 作《咸池》, 舜 作《大韶》, 禹 作《大夏》, 殷 作《大濩》, 周 作《大武》,所謂因前王之禮,設俯仰之容,和順積中,英華發(fā)外?!?南朝 梁 任昉 《天監(jiān)三年策秀才文》之一:“因六代之樂,宮判始辨?!?章炳麟 《文學說例》:“雖然,六代之樂,今盡崩阤?!?/p>
(2).指 唐 、 虞 、 夏 、 殷 、 周 、 漢 。《資治通鑒·魏明帝景初元年》:“然歷六代而考績之法不著,關七圣而課試之文不垂。” 胡三省 注:“六代, 唐 、 虞 、 夏 、 商 、 周 、 漢 ?!?/p>
(3).指 夏 、 殷 、 周 、 秦 、 漢 、 魏 。 三國 魏 曹冏 有《六代論》,論 夏 、 殷 、 周 、 秦 、 漢 、 魏 興衰之由。文見《三國志·魏志·武文世王公傳論》 裴松之 注引《魏氏春秋》?!赌淆R書·高祖十二王傳論》:“若夫六代之興亡, 曹冏 論之當矣?!?/p>
(4).指 三國 吳 、 東晉 和 南朝 之 宋 、 齊 、 梁 、 陳 。 唐 李白 《留別金陵諸公》詩:“六代更霸王,遺跡見都城。” 宋 賀鑄 《水調歌頭·臺城游》詞:“南國本蕭灑,六代浸豪奢?!?清 顧炎武 《贈鄔處士繼思》詩:“筇穿 北固 雪,艇迷 京口 煙。六代江山好,愁來恣搜討?!?魯迅 《無題》詩之一:“六代綺羅成舊夢, 石頭城 上月如鉤。”
遺蹤
遺蹤 (yízōng) 舊址,陳跡,這里指所在地 old address 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宋· 蘇軾《石鐘山記》吊古
吊古 (diàogǔ) 憑吊古跡 visit a ruin… and ponder on the past范成大名句,胡宗偉罷官改秩,舉將不及格,往謁金陵丹陽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