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铓斷犀兕,波浪沒蓬壺。
出自唐朝元稹《奉和權(quán)相公行次臨闕驛,逢鄭仆射相》
帝下赤霄符,搜求造化爐。中臺歸內(nèi)座,太一直南都。
黃霸乘軺入,王尊叱馭趨。萬人東道送,六纛北風驅(qū)。
棧閣才傾蓋,關門已合繻。貫魚行邐迤,交馬語踟躕。
去速熊羆兆,來馳虎豹夫。昔憐三易地,今訝兩分途。
別路環(huán)山雪,離章運寸珠。鋒铓斷犀兕,波浪沒蓬壺。
區(qū)宇聲雖動,淮河孽未誅。將軍遙策畫,師氏密訏謨。
漢上壇仍筑,褒西陣再圖。公方先二虜,何暇進愚儒。
注釋參考
鋒铓
見“ 鋒芒 ”。
犀兕
(1).犀牛和兕?!蹲髠鳌ば辍罚骸芭t有皮,犀兕尚多,棄甲則那?”《列子·仲尼》:“吾之力能裂犀兕之革,曳九牛之尾?!?晉 左思 《吳都賦》:“烏菟之族,犀兕之黨?!?清 唐孫華 《進呈御覽詩一百韻》:“犀兕齊山積,牛羊遍谷橫?!?/p>
(2).指犀兕的皮?!盾髯印ぷh兵》:“ 楚 人鮫革犀兕以為甲,堅如金石。” 晉 葛洪 《抱樸子·用刑》:“摜犀兕之甲,以涉不測之淵?!?/p>
(3).指以犀兕皮制的甲或盾?!渡叹龝と趺瘛罚骸懊|蛟犀兕,堅若金石?!?朱師轍 解詁:“脅,兩旁也。蛟,借為‘鮫’。言 楚 兵披鮫魚犀兕之甲,堅若金石?!?/p>
波浪
波浪 (bōlàng) 由風與水之間摩擦引起的水面不平狀 wave蓬壺
即 蓬萊 。古代傳說中的海中仙山。 晉 王嘉 《拾遺記·高辛》:“三 壺 則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壺 ,則 方丈 也;二曰 蓬壺 ,則 蓬萊 也;三曰 瀛壺 ,則 瀛洲 也。形如壺器?!?唐 沉亞之 《題海榴樹呈八叔大人》詩:“曾在 蓬壺 伴眾仙,文章枝葉五云邊。” 清 李漁 《玉搔頭·微行》:“假俺幾日兒塵世逍遙,再來受 蓬壺 約。”
元稹名句,奉和權(quán)相公行次臨闕驛,逢鄭仆射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