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安石《同杜史君飲城南》:
山公游何處,白馬鳴翩翩。
檀欒十畝碧,五月浮寒煙。
留客聽其間,風吹江海縣。
出樽不見日,竹外空青天。
焚蠟助月出,酒光發(fā)金船。
狂客惜不去,醉翁舞回旋。
何必吹{1|1}簫人,玉枝自嬋娟。
歸路借紅燭,雨星低馬前。
注釋參考
檀欒
(1).秀美貌。詩文中多用以形容竹。 漢 枚乘 《梁王菟園賦》:“脩竹檀欒,夾池水,旋菟園,并馳道?!?唐 王叡 《竹》詩:“成韻含風已蕭瑟,媚漣凝淥更檀欒。”
(2).借指竹。 宋 梅堯臣 《和刁太傅新墅十題·移竹》:“遠愛檀欒碧逕開,荷鉏乘雨破秋苔。”
寒煙
亦作“ 寒煙 ”。寒冷的煙霧。 南朝 宋 顏延之 《應詔觀北湖田收》詩:“陽陸團精氣,陰谷曳寒煙?!?元 黃庚 《江村》詩:“極目江天一望賒,寒煙漠漠月西斜?!?清 葆光子 《物妖志·木·柳》:“及其南柯夢后,衰草荒榛,寒煙暮雨,同一邱耳。”
見“ 寒煙 ”。
王安石名句,同杜史君飲城南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