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謝枋得《謝人惠米線》:
玉粒百谷王,有功滿人寰。
舂磨作瓊屑,飛雷落九關(guān)。
翕張化瑤線,弦直又可彎。
湯鑊海沸騰,玉龍自相扳。
銀濤滾雪浪,出沒幾洲澴。
有味勝湯餅,飫歌不愁癏。
包裹數(shù)十里,瑩潔無點(diǎn)班。
興師遠(yuǎn)持糒,此物正可頒。
千萬一日飽,不費(fèi)金數(shù)鍰。
長安權(quán)貴人,五鼎靳笑顏。
玉食過九重,恨無土宇版。
豈知有瓊糜,天雨到市闤。
愿獻(xiàn)空峒帝,馬迷龍難攀。
注釋參考
長安
[Chang'an]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漢、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陜西西安一帶
詳細(xì)解釋(1).古都城名。 漢高祖 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 東漢 獻(xiàn)帝 初、 西晉 愍帝 、 前趙 、 前秦 、 后秦 、 西魏 、 北周 、 隋 、 唐 皆于此定都。 西漢 末綠林、赤眉, 唐 末 黃巢 領(lǐng)導(dǎo)的農(nóng)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故城有二: 漢 城筑于 惠帝 時,在今 西安市 西北。 隋 城筑于 文帝 時,號 大興城 ,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東、南、西一帶。 唐 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 西安城 。
(2). 唐 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 唐 李白 《金陵》詩之一:“ 晉 家南渡日,此地舊 長安 ?!?宋 周密 《武林舊事·淳熙八年》:“雪卻甚好,但恐 長安 有貧者?!?清 龔自珍 《同年馮文江索詩贈行》:“ 馮君 才大行孔修,少年挾策 長安 游。”
權(quán)貴
權(quán)貴 (quánguì) 舊指官高勢大的人 influential officials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啤?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詩五鼎
(1).古代行祭禮時,大夫用五個鼎,分別盛羊、豕、膚(切肉)、魚、臘五種供品。見《儀禮·少牢饋食禮》?!睹献印ち夯萃跸隆罚骸扒耙匀?,而后以五鼎與?” 明 陸采 《懷香記·欽賜異香》:“莫把年華空斷送,整五鼎三牲脩供?!?明 沉受先 《三元記·辭親》:“前呼后擁,顯親揚(yáng)名,也勝是死后三牲五鼎之祭?!?/p>
(2).見“ 五鼎食 ”。
笑顏
笑顏 (xiàoyán) 含笑的面容 smiling face 一展笑顏謝枋得名句,謝人惠米線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