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真吏隱,何必更巖棲。
出自唐朝林寬《和周繇校書先輩省中寓直》
古木重門掩,幽深只欠溪。此中真吏隱,何必更巖棲。
名姓鐫幢記,經(jīng)書逐庫題。字隨飛蠹缺,階與落星齊。
伴直僧談靜,侵霜蛩韻低。粘塵賀草沒,剝粉薛禽迷。
衰蘚墻千堵,微陽菊半畦。鼓殘鴉去北,漏在月沉西。
每憶終南雪,幾登云閣梯。時因搜句次,那惜一招攜。
注釋參考
吏隱
(1).謂不以利祿縈心,雖居官而猶如隱者。 唐 宋之問 《藍田山莊》詩:“宦游非吏隱,心事好幽偏?!?唐 白居易 《江州司馬廳記》:“ 江州 左 匡廬 ,右 江 湖 ,土高氣清,富有佳境……茍有志於吏隱者,捨此官何求焉?” 宋 王禹偁 《游虎丘》詩:“我今方吏隱,心在云水間?!?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薌畇公挽聯(lián)》:“鱣舍怡情,看三徑香多,省識人如菊淡;鯉庭侍養(yǎng),悵六年吏隱,遽聞詩詠莪哀?!?/p>
(2).山名。一名 洼尊山 。在 浙江省 縉云縣 。 宋 葉廷珪 《海錄碎事·地上》:“ 吏隱山 ,在 縉云 ,縣令 李陽冰 退居于此山,創(chuàng)亭室以宴居,因名。其南有 陽冰 鑿石為洼尊。”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浙江六·處州府》:“ 吏隱山 ,縣治東北,一名 洼尊山 ,以 唐 縣令 李陽冰 名?!?/p>
何必
何必 (hébì)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be not necessary;there is no need;why 何必去那么早巖棲
見“ 巖棲 ”。
亦作“ 巖棲 ”。1.棲宿在山巖上。舊題 師曠 《禽經(jīng)》:“山鳥巖棲,原鳥地處?!?張華 注:“山巖之鳥多不巢?!?/p>
(2).巢居穴處。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絶交書》:“故 堯 舜 之君世, 許由 之巖棲, 子房 之佐 漢 , 接輿 之行歌,其揆一也?!?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序》:“古巢居穴處曰巖棲,棟宇居山曰山居?!?/p>
(3).借指隱居。 唐 杜甫 《贈特進汝陽王二十韻》:“瓢飲唯三徑,巖棲在百層?!?前蜀 韋莊 《贈薛秀才》詩:“欲結(jié)巖棲伴,何山好薜蘿?”
林寬名句,和周繇校書先輩省中寓直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