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文珦《天地無窮行》:
天地無窮,人處于中,三才既兆,庶類皆通。
至圣立極,萬方所宗。
如星拱北,如水朝東。
垂衣則治,天下為化。
孝慈道廣,是謂大同。
自茲而降,謀用昌崇,抹由此起,強弱相攻。
上下分亂,莫知適從。
匪茲禮義,曷能靖共。
順之者吉,逆之者兇。
不能率此,斯曰顓蒙。
窮通得喪,實維降衷。
巧愚不與,系於遭逢。
毋肆小智,以菑厥功。
安時處順,於焉考終。
注釋參考
之者
唐 宋 時習語,相當于“之人”、“之物”。 唐 范攄 《云溪友議》卷下:“乃作《劉弘傳》,雕印數千本,以寄中朝及四海精心燒煉之者。”《敦煌變文集·祇園因由記》:“非但此金,世間一切伏藏未出之者,我能盡見。”《景德傳燈錄·司空山本凈禪師》:“即是求見聞覺知之者,非是求道之人。”
釋文珦名句,天地無窮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