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紹曇《送林荊州歸蓬萊》:
蓬萊山翁抱仙骨,穩(wěn)跨長鯨游八極。
玉壺深貯海山云,十載窮幽歸未得。
年業(yè)骨蛻壺倒空,長鯨又化為蒼龍。
了無一物可依倚,卷舒出沒云無蹤。
而今返旆蓬萊去,直欲追尋赤松子。
與渠擊碎大還丹,為渠塞斷長生路。
示之肘后符,佛魔斂袵龍蛇趨。
授之不傳訣,珊瑚枝枝撐著月。
阿呵呵,胸次風(fēng)流和幾何,我分巖扃飽黃獨(dú),佳音聽取到煙蘿。
注釋參考
而今
而今 (érjīn) 現(xiàn)在,目前 now 而今邁步從頭越。——mao{1~1}澤{1*1}東《憶秦娥·婁山關(guān)》返旆
亦作“ 返斾 ”。1.回師。 晉 陸機(jī) 《晉平西將軍孝侯周處碑》:“潛光 陽 甸,返斾 吳 丘。”《北史·僭偽附庸傳·沮渠牧犍》:“ 牧犍 聞 蠕蠕 內(nèi)侵 善無 ,幸車駕返斾,遂嬰城自守?!薄顿Y治通鑒·晉安帝隆安元年》:“若節(jié)用愛民,務(wù)農(nóng)訓(xùn)兵,數(shù)年之中,公私充實(shí),而 趙 魏 之間,厭苦寇暴,民思 燕 德,庶幾返旆,克復(fù)故業(yè)。”《東周列國志》第五回:“ 陳 、 蔡 、 魯 三國之兵,見 宋 兵移動,俱有返斾之意?!薄逗樾闳萘x》第二十回:“乘勝入 晉 ,直抵 燕 冀 無返斾。”
(2).指返歸。 明 馮夢龍 《情史·情私·江情》:“既自京師返旆,延名士以訓(xùn)之,學(xué)業(yè)大進(jìn)。”
蓬萊
蓬萊 (Pénglái) 又稱“蓬壺”。神話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兩座為“方丈”、“瀛洲”) a fabled abode of immortals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钌屉[《無題》追尋
追尋 (zhuīxún) 追蹤查尋 pursue;search;track down 茫茫人海,蹤跡難追尋赤松子
(1).亦稱“ 赤誦子 ”、“ 赤松子輿 ”。相傳為上古時神仙,各家所載,其事互有異同。《史記·留侯世家》:“愿棄人閒事,欲從 赤松子 游耳?!?司馬貞 索隱引《列仙傳》:“ 神農(nóng) 時雨師也,能入火zi{1-1}燒, 崑崙山 上隨風(fēng)雨上下也?!薄痘茨献印R俗訓(xùn)》:“今夫 王喬 、 赤誦子 吹嘔呼吸,吐故納新?!?高誘 注:“ 赤誦子 , 上谷 人也,病癘入山,導(dǎo)引輕舉?!薄稘h書·古今人表》:“ 赤松子 , 帝嚳 師?!?宋 羅泌 《路史·馀論二·赤松石室》:“ 赤松子 者, 炎帝 之諸侯也,既耄,移老 襄城 ,家于石室……《神仙傳》云:‘ 赤松子 者,服水玉, 神農(nóng) 時為雨師,教 神農(nóng) 入火……而《列仙傳》有 赤松子輿 者,在 黃帝 時啖百草華,不穀,至 堯 時為木工,故傳謂 帝俈 師之。又云 堯 師之。而道亦有 黃帝 問 赤松子 《中戒》等經(jīng),此 張良 所以愿從之游,非末代之?dāng)?shù)矣?!?明 何景明 《張良》詩:“一遇 黃石公 ,還從 赤松子 。”
(2).相傳為 晉 代得道成仙的 皇初平 。據(jù) 晉 葛洪 《神仙傳》載: 丹溪 人 皇初平 十五歲時外出牧羊,被道士攜至 金華山 石室中,四十馀年不復(fù)念家。其兄 初起 行山尋索,歷年不得。后經(jīng)道士指引于山中見之。問羊何在, 初平 叱白石成羊數(shù)萬頭。 初起 乃棄家從 初平 學(xué)道,“共服松脂、茯苓,至五百歲,能坐在立亡,行於日中無影,而有童子之色。后乃俱還鄉(xiāng)里,親族死終略盡,乃復(fù)還去。 初平 改字為 赤松子 , 初起 改字為 魯班 ”。 宋 張淏 《云谷雜記》卷二引作“ 黃初平 ”,并云:“今 婺州 金華山 赤松觀 乃其飛昇之地?!?宋 羅泌 《路史·馀論二·赤松石室》:“ 酈氏 《水經(jīng)》亦謂 赤松子 游 金華山 ,zi{1-1}燒而化……乃 皇初平 爾, 初平 亦 赤松子 也。”
釋紹曇名句,送林荊州歸蓬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8易道大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