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豗復(fù)排拶,混沌方溟涬
出自宋代項(xiàng)安世《次韻趙主簿雪詩(shī)十韻二首》:
墮地白初形,當(dāng)空黑如影。
喧豗復(fù)排拶,混沌方溟涬。
惟馀塔可辨,始信江南回。
浩蕩海揚(yáng)塵,糢糊山覆頂。
梅肥賴香異,竹折傷秀挺。
瞻鳥已無色,認(rèn)鶴猶有脛。
簇簇歌處樓,棲棲畫中艇。
端門想班賀,沙路爭(zhēng)駿騁。
賦客夢(mèng)游梁,逐臣悲去郢。
沾鬢不能嫌,霜毛已垂領(lǐng)。
注釋參考
喧豗
喧豗 (xuānhuī) 發(fā)出轟響,也指轟響聲 bustle 飛湍瀑流爭(zhēng)喧豗。——李白《蜀道難》 一夜大雪風(fēng)喧豗。——蘇舜欽《城南歸值大風(fēng)雪》排拶
擠壓。 唐 韓愈 《辛卯年雪》詩(shī):“崩騰相排拶,龍鳳交橫飛。” 宋 蘇軾 《攓云篇》:“龍移相排拶,鳳舞或頽亞?!?/p>
混沌
混沌 (hùndùn) 我國(guó)民間傳說中指盤古開天辟地之前天地模糊一團(tuán)的狀態(tài) chaos(the primeval state of the universe according to folklore) 形容蒙昧無知的樣子 innocent as a child 糊涂(常用來罵人) muddled溟涬
(1).天地未形成前,自然之氣混混沌沌的樣子。 漢 張衡 《靈憲》:“太素之前,幽清玄浄,寂寞冥默,不可為象。厥中惟靈,厥外惟無,如是者永久焉,斯謂溟涬。”《太平御覽》卷一引《三五歷紀(jì)》:“未有天地之時(shí),混沌狀如雞子,溟涬始牙,濛鴻滋萌,歲在攝提,元?dú)庹厥肌!?明 屠隆 《綵毫記·仙官列奏》:“大道宗虛無,至真合溟涬?!?清 張尚瑗 《仙霞關(guān)》詩(shī):“微茫一線走絶壁,誰鑿溟涬開鴻濛?!?/p>
(2).泛指自然之氣。 唐 皮日休 《反招魂》:“承溟涬之命兮,付余才而輔君?!?明 張羽 《金川門》詩(shī):“江光合海氣,溟涬神攸存?!?/p>
(3).水勢(shì)無邊際貌?!痘茨献印け窘?jīng)訓(xùn)》:“ 舜 之時(shí), 共工 振滔洪水,以薄空桑, 龍門 未開, 呂梁 未發(fā), 江 淮 通流,四海溟涬,民皆上丘陵,赴樹木。” 高誘 注:“溟涬,無畔岸也?!?宋 洪邁 《夷堅(jiān)丙志·李鐵笛》:“溟涬浪中求白云, 崑崙山 里採(cǎi)瓊枝?!?明 劉基 《壬辰歲八月自臺(tái)州之永嘉度蒼嶺》詩(shī):“瀑泉流其中,豃若洩溟涬?!?/p>
(4).謂不著邊際。 漢 桓寬 《鹽鐵論·國(guó)疾》:“文學(xué)守死溟涬之語(yǔ),而終不移?!?/p>
(5).尊敬推崇?!肚f子·天地》:“若然者,豈兄 堯 舜 之教民,溟涬然弟之哉?” 郭象 注:“溟涬,甚貴之謂也。不肯多謝 堯 舜 而推之為兄也?!?宋 范成大 《假十二峰》詩(shī):“何以假為非確論,直疑溟涬弟 高唐 ?!?/p>
項(xiàng)安世名句,次韻趙主簿雪詩(shī)十韻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