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司空?qǐng)D《二十四詩品》:
行神如空,行氣如虹,巫峽千尋,走云連風(fēng)。
飲真茹強(qiáng),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謂存雄。
天地與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實(shí),□之以終。
注釋參考
行神
(1).路神?!秲x禮·聘禮》“釋幣于行” 漢 鄭玄 注:“行者之先,其古人之名未聞……今時(shí)民春秋祭祀有行神?!?胡培翚 正義:“謂古有始教行之人,后遂祀為道路之神,其名未聞也?!薄稘h書·臨江閔王劉榮傳》“ 榮 行,祖於 江陵 北門” 唐 顏師古 注:“祖者,送行之祭,因饗飲也。昔 黃帝 之子 纍祖 好遠(yuǎn)游而死於道,故后人以為行神也?!薄抖Y記·月令》“其祀行” 清 孫希旦 集解:“行謂宮內(nèi)道路之神也……行神所主不同:《月令》‘冬祀行’,《聘禮》‘釋幣于行’,此宮中之行神也;《聘禮》記云:‘出祖釋軷’,軷,祭行神,此國外之行神也。行神皆主道路,但所主不同耳?!薄豆茏印ど綑?quán)數(shù)》“行者,道民之利害也” 郭沫若 等集校:“行,指掌祭行神者言?!?/p>
(2).運(yùn)用神思。 唐 司空?qǐng)D 《二十四詩品·勁健》:“行神如空,行氣如虹?!?/p>
行氣
(1).道教語。指呼吸吐納等養(yǎng)生方法的內(nèi)修功夫。《史記·龜策列傳》:“南方老人用龜支牀足,行二十餘歲,移牀,龜尚生不死,龜能行氣導(dǎo)引。” 晉 葛洪 《抱樸子·微旨》:“明吐納之道者,則曰唯行氣可以延年矣;知屈伸之法者,則曰唯導(dǎo)引可以難老矣?!?唐 王維 《贈(zèng)焦道士》詩:“天老能行氣,吾師不養(yǎng)空?!?/p>
(2).中醫(yī)指輸送精氣?!端貑枴ぬ庩柮髡摗罚骸暗墼唬骸⑴c胃以膜相連耳,而能為之行其津液,何也?’ 岐伯 曰:‘足太陰者,三陰也,其脈貫胃,屬脾,絡(luò)嗌,故太陰為之行氣於三陰;陽明者,表也,五藏六府之海也,亦為之行氣於三陽?!?/p>
(3).指使氣血暢通?!蹲髠鳌ふ压拍辍罚骸拔兑孕袣?,氣以實(shí)志?!?杜預(yù) 注:“氣和則志充?!?/p>
(4).指行文氣勢(shì)。 唐 司空?qǐng)D 《二十四詩品·勁健》:“行神如空,行氣如虹, 巫峽 千尋,走云連風(fēng)?!?/p>
巫峽
(1). 長(zhǎng)江三峽 之一。一稱 大峽 。西起 四川省 巫山縣 大溪 ,東至 湖北省 巴東縣 官渡口 。因 巫山 得名。兩岸絕壁,船行極險(xiǎn)。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江水二》:“其間首尾百六十里,謂之 巫峽 ,蓋因山為名也……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zhǎng)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絶。故漁者歌曰:‘ 巴 東 三峽 巫峽 長(zhǎng),猿鳴三聲淚沾裳?!?唐 楊炯 《巫峽》詩:“ 三峽 七百里,惟言 巫峽 長(zhǎng)?!?宋 蘇軾 《巫山》詩:“ 瞿塘 迤邐盡, 巫峽 崢嶸起?!?郭沫若 《月蝕》:“ 巫峽 中的奇景,恐怕是全世界中所沒有的?!?/p>
(2). 戰(zhàn)國 宋玉 《高唐賦》記 楚襄王 游 云夢(mèng) 臺(tái)館,有 楚懷王 夢(mèng)與 巫山 神女相會(huì)的故事,后遂以“巫峽”稱男女幽會(huì)之事。 唐昭宗 《巫山一段云》詞:“冰眸蓮臉見長(zhǎng)新, 巫峽 更何人。” 宋 陳德武 《玉蝴蝶·雨中對(duì)紫薇》詞:“夢(mèng)回 巫峽 ,春在瑤池?!薄痘潞!返谑寤兀骸癌z 木觀察 ﹞雖然丁了艱,卻不肯守著居喪的禮節(jié),在那寢苫枕塊的時(shí)候,還要尋那 陽臺(tái) 巫峽 的風(fēng)流?!眳⒁姟?巫山 ”。
千尋
古以八尺為一尋?!扒ぁ?,形容極高或極長(zhǎng)。 晉 左思 《吳都賦》:“擢本千尋,垂蔭萬畝?!?唐 劉禹錫 《西塞山懷古》詩:“千尋鐵索沉江底,一片降旛出 石頭 。” 清 林則徐 《輿縴》詩:“一綫劃開云徑曉,千尋曳入洞天秋。” 趙樸初 《西江月·參觀密云水庫工程》詞:“鐵壁千尋鎖浪,碧波萬頃如油?!?/p>
司空?qǐng)D名句,二十四詩品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