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江南聞竹枝,南人行樂北人悲
出自唐代劉禹錫《踏歌詞四首·其四》:
日暮江南聞竹枝,南人行樂北人悲。
自從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盡時。
注釋參考
日暮
日暮 (rìmù) 太陽快落山的時候 at dusk 日暮時分,炊煙裊裊 日暮,所擊殺者無慮百人。——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江南
江南 (jiāngnán) 長江下游以南的地區(qū),就是江蘇、安徽兩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south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江南草長,雜花生樹?!铣骸?丘遲《與陳伯之書》 江南好風景?!啤?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能不憶江南?!啤?白居易《憶江南》 春風又綠江南岸?!巍?王安石《泊船瓜洲》 泛指長江以南 s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江南出楠梓。——《史記·貨殖列傳》竹枝
(1).竹子的小枝。 唐 杜甫 《示從孫濟》詩:“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唐 劉滄 《題古寺》詩:“古寺蕭條偶宿期,更深霜壓竹枝低。”
(2).樂府《近代曲》之一。本為 巴渝 (今 四川 東部)一帶民歌, 唐 詩人 劉禹錫 據以改作新詞,歌詠 三峽 風光和男女戀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詠當地風土或兒女柔情。其形式為七言絕句,語言通俗,音調輕快。 唐 劉禹錫 《洞庭秋月》詩:“盪槳 巴 童歌《竹枝》,連檣估客吹 羌 笛?!?宋 范成大 《夔門即事》詩:“《竹枝》舊曲元無調,麴米新篘但有聞。”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一·紀映淮》:“ 金陵 紀青 ……女名 映淮 ,字 阿男 ,嘗有《秦淮竹枝》云:‘棲鴉流水點秋光,愛此蕭疎樹幾行。不與行人綰離別,賦成 謝 女雪飛香?!?朱自清 《中國歌謠》三:“《詞律》云:‘《竹枝》之音,起于 巴 蜀 唐 人所作,皆言 蜀 中風景。后人因效其體,于各地為之?!@時《竹枝》已成了一種敘述風土的詩體了?!?/p>
(3). 唐 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單調十四字,分平韻、仄韻兩體。
南人
(1).南方人?!墩撜Z·子路》:“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yī)?!?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南人,南國之人。” 唐 劉禹錫 《竹枝》詞之一:“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xiāng)情?!?明 陳邦瞻 《宋史紀事本末·文謝之死》:“﹝ 孛羅 等﹞欲使跪, 天祥 曰:‘南之揖,北之跪,予南人,行南禮,可贅跪乎?’”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廣賡虞之死》:“ 侍郎 性爽朗,少隨 文端公 居 兩江 久,習染南人風度?!?魯迅 《花邊文學·北人與南人》:“據我所見,北人的優(yōu)點是厚重,南人的優(yōu)點是機靈。”
(2). 金 代對 漢 人的稱呼。《金史·輿服志下》:“初, 女直 人不得改為 漢 姓及學南人裝束?!?/p>
(3). 元 代對 南宋 人的稱呼?!对贰みx舉志一》:“ 蒙古 、色目人作一榜, 漢 人、南人作一榜?!?明 葉子奇 《草木子·克謹》:“臺省要官皆北人為之, 漢 人、南人萬中無一二,其得為者不過州縣卑秩,蓋亦僅有而絶無者也。” 魯迅 《花邊文學·北人與南人》:“至于 元 ,則人民截然分為四等,一 蒙古 人,二色目人,三 漢 人即北人,第四等才是南人,因為他是最后投降的一伙?!?/p>
行樂
行樂 (xínglè) 一般以為是“尋歡作樂”、“享樂”的同義詞,只是感qing{1*1}色彩略有不同 indulge in pleasures;seek amusement 老年人常多憂慮。少年人常好行樂(把“行樂”講成“持樂觀態(tài)度”比較更接近作者原意)?!濉?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世間行樂亦如此?!啤?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北人
(1).泛稱北方之人。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風操》:“南人賓至不迎,相見捧手而不揖,送客下席而已;北人迎送并至門,相見則揖,皆古之道也?!?唐 皇甫松 《浪淘沙》詞:“蠻歌豆蔻北人愁,蒲雨杉風野艇秋?!?宋 王安石 《紅梅》詩:“春半花纔發(fā),多應不奈寒。北人初未識,渾作杏花看?!?/p>
(2).特指我國北方的少數民族?!顿Y治通鑒·后晉齊王開運三年》:“ 契丹 翰林承旨、吏部尚書 張礪 言於 契丹 主曰:‘今 大遼 已得天下,中國將相宜用中國人為之,不宜用北人及左右近習?!?/p>
(3).復姓。《莊子·讓王》有 北人無擇 。
劉禹錫名句,踏歌詞四首·其四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