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陸龜蒙《和胥口即事》:
雨后山容若動,天寒樹色如消。
目送回汀隱隱,心隨掛鹿搖搖。
白蔣知秋露裛,青楓欲暮煙饒。
莫問吳趨行樂,酒旗竿倚河橋。
把釣絲隨浪遠,采蓮衣染香濃。
綠倒紅飄欲盡,風斜雨細相逢。
斷岸沈漁罒約各,鄰村送客舟龍舟邛。
即是清霜剖野,乘閑莫厭來重。
注釋參考
把釣
(1).垂釣。 唐 溫庭筠 《送襄州李中丞赴從事》詩:“把釣看棋高興盡,焚香起草宦情疎?!?唐 吳融 《自諷》詩:“本是 滄洲 把釣人,無端三署接清塵。”
(2).指垂釣的人。 唐 翁洮 《漁者》詩:“只貪濁水張羅眾,卻笑清流把釣稀。”
采蓮
即《采蓮曲》。 宋 曼殊 《漁家傲》詞:“一曲《採蓮》風細細,人未醉,鴛鴦不合驚飛起?!眳⒁姟?採蓮曲 ”。
即《採蓮曲》。 南朝 梁 何遜 《寄江州褚咨議》詩:“因君奏《采蓮》,為余吟《別鶴》?!?唐 孟浩然 《夜渡湘水》詩:“露氣聞香杜,歌聲識《采蓮》。” 明 王世貞 《贈梁公實謝病歸》詩:“《采蓮》一曲杳然去,得醉即臥清溪頭?!眳⒁姟?採蓮曲 ”。
陸龜蒙名句,和胥口即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