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蕭穎士《游馬耳山》:
茲山表東服,遠(yuǎn)近瞻其名。
合沓盡溟漲,渾渾連太清。
我來疑初伏,幽路無炎精。
流水出溪盡,覆蘿搖風(fēng)輕。
高深變氣候,俯仰暮天晴。
入谷煙雨潤,登崖云日明。
乾坤正含養(yǎng),種植總滋榮。
草樹皆秀色,雛麋亂新聲。
攀巖挹桂髓,洞穴拾瑤英。
此地隱微徑,何人得長生。
宿心尚葛許,彌愿棲蓬瀛。
太息宦名路,遲回忠孝情。
還丹昧遠(yuǎn)術(shù),養(yǎng)素慚幽貞。
安得從此去,悠然升玉京。
注釋參考
合沓
(1).重迭;攢聚。 漢 賈誼 《旱云賦》:“遂積聚而合沓兮,相紛薄而慷慨。”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登廬山絕頂望諸嶠》詩:“巒隴有合沓,往來無蹤轍?!?宋 司馬光 《海仙歌》:“東方曈曨景氣清,慶云合沓吐赤精。”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嬰寧》:“約三十餘里,亂山合沓,空翠爽肌,寂無人行,止有鳥道。”
(2).紛至沓來。 唐 杜甫 《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差池分組冕,合沓起蒿萊?!?唐 薛用弱 《集異記·蔣琛》:“波間車馬音猶合沓,頃之無所見。” 元 周昂 《晨起》詩:“鼓聲隨曉角,合沓起平荒。” 清 顧炎武 《王徵君潢具舟城西同楚二沙門小坐柵洪橋下》詩:“何意多同心,合沓來諸方?!?/p>
合遝:盛多貌;聚集貌?!段倪x·王褒<洞簫賦>》:“趣從容其勿述兮,騖合遝以詭譎?!?李善 注:“合遝,盛多貌?!?唐 方干 《題懸溜巖隱居者》詩:“蒲葵細(xì)織團(tuán)圓扇,薤葉平鋪合遝花?!?清 李斗 《揚(yáng)州畫舫錄·城北錄》:“凍云合遝,波浪激衡。”
溟漲
(1). 溟海 與 漲海 ?!段倪x·謝靈運(yùn)<游赤石進(jìn)帆海>詩》:“ 溟 漲 無端倪,虛舟有超越。” 李周翰 注:“ 溟 漲 ,皆海也?!?/p>
(2).泛指大海。 唐 司空圖 《注愍征賦后述》:“亦猶虎之餌毒,蛟之飲鏃,其作也,雖震邱林,鼓 溟漲 ,不能快其咆怒之氣。” 宋 司馬光 《和吳沖卿崇文宿直睹壁上題名見寄并寄邵不疑》:“因思 甌 閩 遠(yuǎn),南走侵 溟漲 ?!?/p>
渾渾
渾濁貌;紛亂貌?!端貑枴っ}要精微論》:“渾渾革至如涌泉,病進(jìn)而色弊。” 王冰 注:“渾渾,言脈氣濁亂也?!?晉 陸云 《九愍·感逝》:“時藹藹而未颺,世渾渾其難澄。” 唐 慧凈 《雜言》詩:“擾擾三界溺邪津,渾渾萬品忘真匠?!?/p>
(1).渾沌。 清 惲敬 《原命》:“雖然形生矣,而渾渾焉,而胚胚焉,而息息焉?!眳⒁姟?渾沌 ”。
(2).廣大貌?!痘茨献印m真訓(xùn)》:“渾渾蒼蒼,純樸未散?!?唐 韓愈 《進(jìn)學(xué)解》:“上規(guī) 姚 姒 ,渾渾無涯?!?明 王世貞 《與徐子與書》:“自 楚 蜀 以至中原,山川莽蒼渾渾?!?清 惲敬 《都昌元將軍廟碑銘》:“萬物之動,一道所蕃,沄沄渾渾,根支萬千?!?/p>
(3).迷糊;不清醒。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五·連翹》:“治耳聾渾渾焞焞。”《郁達(dá)夫游記·游白岳齊云之記》:“在寂靜的正午太陽光下,一步一步的上去,過 古松 、 望仙 等亭,人為花氣所醉,渾渾然似在做夢?!?/p>
(4).渾厚純樸。 漢 揚(yáng)雄 《法言·五百》:“渾渾乎圣人之道,羣心之用也?!?宋 歐陽修 《張子野墓志銘》:“遇人渾渾,不見圭角,而守志端直,臨事果決?!?明 歸有光 《周弦齋壽序》:“ 周 氏諸老人之厚德,渾渾如也。”
滾滾。大水流貌?!豆茏印じ粐罚骸叭羰莿t萬物得宜,事變得應(yīng),上得天時,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則財貨渾渾如泉源,汸汸如河海,暴暴如山丘。” 晉 陶潛 《命子》詩:“渾渾長源,蔚蔚洪柯?!?宋 王安石 《復(fù)至曹娥堰寄剡縣丁元珍》詩:“溪水渾渾來自北,千山抱水清相射。”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逢舟》:“流水渾渾,風(fēng)濤拍 禹門 。”
太清
(1).天空?!尔i冠子·度萬》:“唯圣人能正其音,調(diào)其聲,故其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寧,中及萬靈?!?陸佃 注:“太清,天也。”《楚辭·劉向<九嘆·遠(yuǎn)游>》:“譬若 王僑 之乘云兮,載赤霄而凌太清?!?王逸 注:“上凌太清,游天庭也。” 唐 高適 《登積石軍多福七級浮圖》詩:“七級凌太清,千崖列蒼翠?!?清 薛福成 《寧波府學(xué)記》:“圣人之道之在天下,猶日月之懸于太清也。”
(2).天道,自然。《莊子·天運(yùn)》:“行之以禮義,建之以太清?!?成玄英 疏:“太清,天道也?!薄痘茨献印ぞ裼?xùn)》:“抱其太清之本而無所容與,而物無能營?!?/p>
(3).引申指太古無為而治之時。《淮南子·本經(jīng)訓(xùn)》:“太清之始也,和順以寂漠?!?高誘 注:“清,凈也。太清無為之始者,謂三皇之時?!?漢 班固 《東都賦》:“今將語子以 建武 之治, 永平 之事,監(jiān)于太清,以變子之惑志。”
(4).古人指元?dú)庵逭??!痘茨献印さ缿?yīng)訓(xùn)》:“太清問於無窮曰:‘子知道乎?!?高誘 注:“太清,元?dú)庵逭咭?。?三國 魏 阮籍 《大人先生傳》:“體云氣之逌暢兮,服太清之俶真。”
(5).三清之一。道教謂 元始天尊 所化法身 道德天尊 所居之地,其境在玉清、上清之上,唯成仙方能入此,故亦泛指仙境。 晉 葛洪 《抱樸子·雜應(yīng)》:“上昇四十里,名為太清,太清之中,其氣甚剛,能勝人也?!?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xù)集·貶誤》:“或藥成,相與期於太清也?!?明 宋濂 《調(diào)息解》:“儲思乎玄玄之域,游神乎太清之庭?!?/p>
蕭穎士名句,游馬耳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