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敖陶孫《再次徐先輩二首》:
淺聞懲闕漏,小學(xué)到凡將。
始制初龍遁,流風(fēng)漸烏颺。
汔今緗帙富,益我手抄忙。
半世真書癖,衰年忽酒狂。
壯懷邀汗漫,奇服間龐涼。
身許義黃上,名卑崔蔡行。
知心屐幾量,闕計(jì)木千章。
湖??傲鳒?,陳劉略喪亡。
每思辭北闕,真欲老東墻。
度嶺官憔悴,藏山計(jì)杳茫。
尚方何日舄,侍女幾時香。
斂板予行役,懷鉛子舉場。
翅垂雖一眚,腹果自三長。
孰使多為累,還成少不揚(yáng)。
忽驚投暗璧,曾是獻(xiàn)明珰。
閱世肱三折,論文首一昂。
結(jié)歡慚季札,抗對敢元常。
它日聯(lián)詩社,前羞李杜光。
注釋參考
它日
以后的某一天。 唐 無名氏 《迷樓記》:“它日,倭民 王義 上奏?!?明 何景明 《祭李默庵先生文》:“所自就立者,已弗若公所望見者也。即它日又有能自就立,公又安能知耶?” 明 王鏊 《震澤長語·仙釋》:“入其室,金玉斕然盈目。其人恣取以出,而不覺遺其引。它日,內(nèi)庫失金,守藏吏以聞。引有人姓名,曰必此人所盜也?!?/p>
詩社
詩人定期聚會做詩吟詠而結(jié)成的社團(tuán)。 宋 馬令 《南唐書·儒者傳上·孫魴》:“及 吳武王 據(jù)有 江 淮 ,文雅之士駢集,遂與 沉彬 、 李建勛 為詩社?!?明 李東陽 《麓堂詩話》:“ 元 季國初,東南人士重詩社,每一有力者為主,聘詩人為考官,隔歲封題于諸郡之能詩者,期以明春集卷,私試開榜次名,仍刻其優(yōu)者,略如科舉之法?!薄都t樓夢》第三七回:“ 黛玉 道:‘既然定要起詩社,咱們就是詩翁了?!?/p>
李杜
(1). 東漢 李固 、 杜喬 的并稱?!逗鬂h書·李杜傳贊》:“ 李 杜 司職,朋心合力。致主 文 宣 ,抗情 伊 稷 。”
(2). 東漢 李膺 、 杜密 的并稱?!逗鬂h書·黨錮傳·杜密》:“黨事既起,免歸本郡,與 李膺 俱坐,而名行相次,故時人亦稱 李 杜 焉?!?/p>
(3). 東漢 李云 、 杜眾 的并稱。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四李社》:“ 弘農(nóng) 五官掾 杜眾 ,傷 云 以忠諫獲罪,上書愿與 云 同日死。帝愈怒,下廷尉,皆死獄中。其后 襄楷 上言,亦稱為 李 杜 。” 清 趙翼 《陔馀叢考·六“李杜”》:“ 李云 、 杜眾 以直通受誅,此又一 李 杜 矣?!?/p>
(4). 東晉 杜預(yù) 與 北魏 李沖 的并稱?!段簳ね趺C傳》:“詔曰:‘……故 杜預(yù) 之歿,窆於 首陽 ;司空 李沖 ,覆舟是託。顧瞻斯所,誠亦二代之 九原 也。故 揚(yáng)州 刺史 肅 誠義結(jié)於二世,英惠符於 李 杜 ,平生本意,愿終 京陵 ,既有宿心,宜遂先志?!?清 趙翼 《陔馀叢考·六“李杜”》:“《魏書》 李沖 、 杜預(yù) ,忠義相結(jié),亦稱 李 杜 。”
(5). 唐 李白 與 杜甫 的并稱。 唐 韓愈 《調(diào)張籍》詩:“ 李 杜 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薄缎绿茣の乃噦魃稀ざ鸥Α罚骸?甫 曠放不自儉,好論天下事,高而不功。少與 李白 齊名,時號‘ 李 杜 ’” 明 胡應(yīng)麟 《詩藪·古體下》:“ 李 杜 二公,誠為勁敵。 杜陵 沉鬱雄深, 太白 豪逸宕麗?!?清 費(fèi)錫璜 《<友鷗堂集>序》:“ 叔威 詩雖不逮 李 杜 ,置之 元 、 白 、 蘇 、 陸 間,則并驅(qū)爭先。”
(6).初 唐 詩人 杜審言 與 李嶠 ,晚 唐 詩人 李商隱 與 杜牧 亦并稱“李杜”。 明 胡應(yīng)麟 《詩藪·唐下》:“ 杜審言 、 李嶠 結(jié)友前朝, 李商隱 、 杜牧 之齊名晚季,咸稱 李 杜 ?!?/p>
(7). 宋 李韶 與 杜范 的并稱?!端问贰だ钌貍鳌罚骸爱?dāng)是時, 杜范 亦在列,二人廉直,中外稱為‘ 李 杜 ’?!?清 趙翼 《陔馀叢考·六“李杜”》:“《宋史》 李韶 與 杜范 皆廉直,中外謂 李 杜 ?!?/p>
敖陶孫名句,再次徐先輩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我的猛男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