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權(quán)德輿《玉臺體十二首》:
鸞啼蘭已紅,見出鳳城東。
粉汗宜斜日,衣香逐上風。
情來不自覺,暗駐五花驄。
嬋娟二八正嬌羞,日暮相逢南陌頭。
試問佳期不肯道,落花深處指青樓。
隱映羅衫薄,輕盈玉腕圓。
相逢不肯語,微笑畫屏前。
知向遼東去,由來幾許愁。
破顏君莫怪,嬌小不禁羞。
樓上吹{1|1}簫罷,閨中刺繡闌。
佳期不可見,盡日淚潺潺。
淚盡珊瑚枕,魂銷玳瑁床。
羅衣不忍著,羞見繡鴛鴦。
君去期花時,花時君不至。
檐前雙燕飛,落妾相思淚。
空閨滅燭后,羅幌獨眠時。
淚盡腸欲斷,心知人不知。
秋風一夜至,吹盡后庭花。
莫作經(jīng)時別,西鄰是宋家。
獨自披衣坐,更深月露寒。
隔簾腸欲斷,爭敢下階看。
昨夜裙帶解,今朝蟢子飛。
鉛華不可棄,莫是藁砧歸。
萬里行人至,深閨夜未眠。
雙眉燈下掃,不待鏡臺前。
注釋參考
獨自
獨自 (dúzì) 只有自己一個人 alone;singly;only;solely披衣
將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 三國 魏 曹丕 《雜詩》之一:“展轉(zhuǎn)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唐 韋應(yīng)物 《寄馮著》詩:“披衣出茅屋,盥漱臨清渠?!?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二人披衣待旦,別 袁 而歸?!?/p>
更深
更深 (gēngshēn) 夜深 deep at night 更深人靜 更深夜靜月露
月光下的露滴。 唐 杜甫 《貽華陽柳少府》詩:“火云洗月露,絶壁上朝暾。” 仇兆鰲 注:“月下之露,洗出火云?!?宋 柳永 《玉蝴蝶》詞:“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 宋 陸游 《月下獨行橋上》詩:“新秋未再旬,月露已浩然?!?元 袁桷 《題應(yīng)德茂游吳紀事二絕》之一:“澗凍冰泉咽,松懸月露清?!?/p>
權(quán)德輿名句,玉臺體十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