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來時春未暮,執(zhí)手攀花,袖染花梢露
出自宋代魏夫人《卷珠簾·記得來時春未暮》:
記得來時春未暮,執(zhí)手攀花,袖染花梢露。
暗卜春心共花語,爭尋雙朵爭先去。
。
多情因甚相辜負(fù),輕拆輕離,欲向誰分訴。
淚濕海棠花枝處,東君空把奴分付。
注釋參考
得來
覓得,求得。《公羊傳·隱公五年》“公曷為遠(yuǎn)而觀魚,登來之也” 漢 何休 注:“登讀言得來。得來之者, 齊 人語也, 齊 人名求得為得來;作登來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薄栋儆鹘?jīng)·見水底金影喻》:“其父覓子,得來見子,而問子言:‘汝何所作,疲困如是?’”
助詞。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后面,表示達(dá)到某種程度或出現(xiàn)某種結(jié)果。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四:“女孩兒諕得來一團兒顫?!?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四折:“愁得來陡峻,瘦得來唓嗻?!?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三幕:“他是樂得養(yǎng)尊處優(yōu),胖得來,實在連走路都很艱難了?!眳⒁姟?得 ”。
執(zhí)手
執(zhí)手 (zhíshǒu) 握手,拉手 clasp hands 執(zhí)手分道去?!队衽_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競無語凝咽?!巍?柳永《西霖鈴》攀花
(1).摘花。 唐 李白 《贈范金鄉(xiāng)》詩之一:“桃李君不言,攀花愿成蹊?!?宋 王安石 《杖策》詩:“杖策窺園日數(shù)巡,攀花弄草興常新?!?/p>
(2).古舞蹈名。 宋 龐元英 《文昌雜錄》卷四:“今 高麗 樂是 新羅 樂……謂笛為大吟;舞有七十餘種,止用兩人,謂之‘攀花’云?!?/p>
花梢
(1).花木的枝梢。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花上金鈴》:“至春時,於后園中紉紅絲為繩,密綴金鈴,繫於花梢之上。每有烏鵲翔集,則令園吏掣鈴索以驚之?!?宋 辛棄疾 《東坡引》詞:“花梢紅未足,條破驚新緑,重簾下徧闌干曲?!?明 謝讜 《四喜記·花亭佳偶》:“燕語花梢,花底黃鸝聲更嬌。”
(2).猶花巧。 老舍 《趙子曰》第二十:“作學(xué)生的時候出鋒頭是嘴上的,越說得花梢,越顯本事?!?/p>
(3).謂顏色鮮艷。 康濯 《春種秋收》:“拿出許多花梢新奇的布匹和日用品,光問她想要甚么。”
魏夫人名句,卷珠簾·記得來時春未暮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9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