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蘇軾《浣溪沙》
學(xué)畫鴉兒正妙年。陽城下蔡困嫣然。憑君莫唱短因緣。霧帳吹笙香裊裊,霜庭按舞月娟娟。曲終紅袖落雙纏。
注釋參考
紅袖
(1).女子的紅色衣袖。 南朝 齊 王儉 《白紵辭》之二:“情發(fā)金石媚笙簧,羅袿徐轉(zhuǎn)紅袖揚(yáng)?!?唐 杜牧 《書情》詩:“摘蓮紅袖濕,窺淥翠蛾頻?!?后蜀 歐陽炯 《南鄉(xiāng)子》詞:“紅袖女郎相引去,游南浦,笑倚春風(fēng)相對(duì)語?!?/p>
(2).指美女。 唐 元稹 《遭風(fēng)》詩:“喚上驛亭還酩酊,兩行紅袖拂尊罍。” 元 關(guān)漢卿 《金線池》楔子:“華省芳筵不待終,忙攜紅袖去匆匆?!?清 孫枝蔚 《記夢(mèng)》詩:“頭上黃金雙得勝,眼前紅袖百慇懃?!?魯迅 《且介亭雜文·憶劉半農(nóng)君》:“幾乎有一年多,他沒有消失掉從 上海 帶來的才子必有‘紅袖添香夜讀書’的艷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給我們罵掉了?!?/p>
雙纏
指女子的一雙小腳。 宋 蘇軾 《浣溪沙·席上贈(zèng)楚守田待問小鬟》詞:“霜庭按舞月娟娟,曲終紅袖落雙纏?!?龍榆生 校箋:“雙纏,《古樂府·雙行纏曲》:‘新羅繡行纏,足趺如春妍?!?明 葉小鸞 《艷體連珠·足》:“遙聞環(huán)珮,卻因微動(dòng)雙纏?!?清 珠泉居士 《續(xù)板橋雜記·雅游》:“余見河房諸姬咸以束帛製為小襪,似膝袴而有底,上以錦帶繫之,能使雙纏不露?!?/p>
蘇軾名句,浣溪沙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