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談落四座,金石朗眾聽
出自宋代鄭獬《冬日同仲巽及府寮游萬壽寺》:
峻阜如蟠虹,蓄泄氣象靈。
紺宇隱紅樹,繚若畫在屏。
聯(lián)騎轉(zhuǎn)城角,沙步俯回汀。
野寺對寒水,白壁敞云扃。
嶛深松桂黑,地古莓苔青。
朱橘擁繁梢,懸綴黃金鈴。
橫梯出虛閣,古像銅青熒。
眺聽揖秋境,豁露無藏形。
清氣換俗骨,蕭爽毛發(fā)醒。
汲泉煮露芽,卻坐竹間亭。
高談落四座,金石朗眾聽。
脫落見逸調(diào),驟如馬在坰。
眇然遺組紱,太山一浮萍。
落景不我顧,檐角出寒星。
燕客未渠央,歸鞍安得停。
歲宴幸豐樂,楚人飽且寧。
蟋蟀刺褊陋,及時灑子庭。
傳聞落帽山,風(fēng)涼久凋零。
已釀白玉泉,連車載百瓶。
行期一佳賞,相與快煩冥。
注釋參考
高談
亦作“ 高譚 ”。1.侃侃而談,大發(fā)議論。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接識》:“是故多陳處直,則以為見美,靜聽不言,則以為虛空,抗為高談,則為不遜。” 北周 庾信 《預(yù)麟趾殿校書和劉儀同》:“高譚變白馬,雄辯塞 飛狐 ?!?明 許承欽 《將相談兵歌題蔡懷真畫冊》詩:“蟹羹魚炙行日夕,高談話昔情逾敦。” 茅盾 《子夜》三:“可是--平常日子高談‘男女之大防’的,豈非就是他這班‘社會的棟梁’么?”
(2).不切實(shí)際的議論。 晉 葛洪 《抱樸子·官理》:“昔 衞靈 聽圣言而數(shù)驚, 秦孝 聞高談而睡寐。”
(3).高明的談吐;高尚的言談。 南朝 梁 蕭統(tǒng) 《講解將畢賦三十韻詩依次用》:“高談屬時勝,寡聞終自恧。” 宋 秦觀 《送喬希圣》詩:“杖藜對客騁高談,自覺胸襟輩 堯 禹 。” 清 吳偉業(yè) 《哭志衍》詩:“高譚羣兒驚,健筆小儒怍?!?/p>
四座
四座 (sìzuò) 指坐在周圍的人 the people present 她那燦爛的音色和深沉的感情驚動了四座。——《第二次考試》金石
金石 (jīnshí) 金屬和石頭,比喻堅(jiān)固的東西 metal and stone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xué)》鄭獬名句,冬日同仲巽及府寮游萬壽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2春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