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劉辰翁《酹江月/念奴嬌》
遙憐兒女,未解憶長安、十年前月。徙倚桂枝空延佇,無物同心堪結(jié)。冷落江湖,蕭條門巷,猶著西樓客。恨無鐵笛,一聲吹裂山石。休說起舞登樓,那人已先我,渡江橫楫。圓缺不銷青冢恨,漠漠風(fēng)沙如雪。西母長生,素娥好在,何皓當(dāng)時發(fā)。山河如此,月中定是何物。
注釋參考
徙倚
徙倚 (xǐyǐ) 徘徊;流連不去 linger,loiter,pace up and down 獨(dú)徒倚以仿徉?!冻o·哀時命》 徙倚久之?!巍?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桂枝
(1).傳說月中有桂樹,因以“桂枝”指月。 唐 盧照鄰 《明月引》:“橫桂枝於西第,繞菱花於北堂。” 唐太宗 《遼城望月》詩:“魄滿桂枝圓,輪虧鏡彩缺?!?/p>
(2).“桂林一枝”的省言。喻登科及第。 唐 孟浩然 《送洗然弟進(jìn)士舉》詩:“桂枝如已擢,早逐雁南飛。” 唐 司空曙 《下第日書情寄上叔父》詩:“欲歸江海尋山去,愿報何人得桂枝?!?宋 梅堯臣 《送門人歐陽秀才游江西》詩:“無忘桂枝榮,舉酒一以送?!?元 楊弘道 《幽懷久不寫一首效韓子此日足可惜贈彥深》詩:“明年桂枝春,兄弟雙翱翔?!眳⒁姟?桂林一枝 ”。
(3).中藥名。即肉桂??勺髦兴?。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一·桂》﹝集解﹞引 陶弘景 曰:“單名桂者,即是牡桂,乃《爾雅》所謂侵木桂也。葉長尺許,花子皆與菌桂同,大小枝皮俱名牡桂,但大枝皮肉理粗。虛如木而肉少味薄,名曰木桂,亦云大桂,不及小嫩枝皮肉多而半卷,中心皺起,其味辛美,一名肉桂,亦名桂枝,一名桂心。出 融州 、 桂州 、 交州 ,甚良?!?/p>
(4).古代婦女首飾步搖上的飾物?!逗鬂h書·輿服志下》:“步搖以黃金為山題,貫白珠為桂枝相繆。”
延佇
亦作“ 延竚 ”。1.久立;久留?!冻o·離騷》:“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王逸 注:“延,長也;佇,立貌?!?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磵石摧絶無與歸,石逕荒涼徒延佇?!?清 曹寅 《書院述事三十韻》:“我懷寄淵澹,庭戶久延佇?!?/p>
(2).引頸企立。形容盼望之切。 晉 陶潛 《停云》詩:“良朋悠邈,搔首延佇。”《魏書·宗欽傳》:“承足下高問,延佇之勞,為日久矣。”《舊五代史·梁書·太祖紀(jì)五》:“眷言方岳,下及山林,豈無英奇,副我延佇?!?宋 葉適 《邵子文墓志銘》:“所至皆解榻延佇傾待之。” 清 吳偉業(yè) 《題河渚圖送胡彥遠(yuǎn)南歸》詩:“想見君山中,相思日延竚。”
(3).指歸隱。 南朝 宋 沉約 《赤松澗》詩:“愿受金液方,片言生羽翼……何時當(dāng)來還,延佇青巖側(cè)?!?清 俞正燮 《黟縣山水記》:“﹝ 大周山 ﹞石壁幽峭,芳叢蘭坂,香潔靜明,延佇者忘疲矣。” 鄭澤 《雜詩五首答鈍庵》:“結(jié)廬金花巔,幽室聊延佇?!?/p>
(4).徘徊觀望,猶豫不決。 唐 孟郊 《宿空侄院寄澹公》詩:“明日策杖歸,去住兩延佇?!?/p>
(5).停留;逗留。 宋 朱松 《答林康民見和梅花》詩:“班荊勸客小延佇,酌酒賦詩相料理?!?明 無名氏 《畫眉序·西湖》套曲:“更無妨待月,片時延竚。” 李廣田 《冬景》:“他稍稍延佇了一會,聽到大門里腳步聲趕來才拔步跑開?!?/p>
(6).拖延。 宋 葉適 《奉議郎鄭公墓志銘》:“ 洙 也不肖,不足以得,懷疑重請,延佇于今二十六年矣?!?/p>
無物
無物 (wúwù) 不存在東西;空洞 devoid of content同心
同心 (tóngxīn) 思想或認(rèn)識一致 with one heart 同心同德 共一中心或核心 concentric 同心圓 同心度 共同的心愿;心思相同 common wish 神佛原有同心 志同道合;情投意合 cherish the same ideals and follow the same path 昔時同心人,今日兩離分劉辰翁名句,酹江月/念奴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