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郎父子較名義,直與安史分毫厘
出自宋代陳長方《讀張文潛黃魯真中興頌有作》:
文皇光明大式圍,招來群策常低眉。
恩流動植到肌骨,民心與作邦家基。
歲月日逝閱天寶,樁撞家居恣纖兒。
婦后一日投三子,內間更納壽王妃。
三綱俱紊今若此,漁陽叛將來猶遲。
騎騾入蜀事慘惻,靈武即位尤堪悲。
五郎父子較名義,直與安史分毫厘。
若非貞觀基局牢,分披已作周東西。
臨淮電擊亦漫爾,汾陽韜略將何為。
后來更出顏元輩,深詞大刻中興碑。
艱難不少念厥祖,坐蒙前福仍夸毗。
鑒觀陳跡動嘆息,愿上文王圣德詩。
注釋參考
五郎
唐 武則天 寵臣 張易之 的稱號?!杜f唐書·宋璟傳》:“當時朝列,皆以二 張 內寵,不名官,呼 易之 為 五郎 , 昌宗 為 六郎 ?!?宋 蘇軾 《次韻答劉涇》:“意行信足無溝坑,不識 五郎 呼作卿。”
父子
父子 (fù-zǐ) 父親和兒子,古時也指叔侄 father and son名義
名義 (míngyì) 做某事時用來作為依據的名稱或稱號;與事物的實際有別的名稱 name 以革命的名義 名義 (míngyì) titular 表面上;形式上;僅限于稱號或名目上 享有名義上的主權 有 頭銜而不履行相應職務、功能、責任 通常為公職的或榮譽的 名義首腦安史
唐 安祿山 、 史思明 的并稱。兩人為發(fā)動安史之亂的首領。 清 王夫之 《讀通鑒論·唐宣宗》:“ 安史 作逆以后, 河 北亂, 淄青 亂…… 澤潞 亂,而 唐 終不傾者,東南為之根本也?!?/p>
分毫
形容極細微或極少量。 漢 傅毅 《七激》:“涔養(yǎng)之魚,膾其鯉魴,分毫之割,纖如髮芒。”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盈乎萬鈞,必起於錙銖,竦秀凌霄,必始於分毫?!?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覬覦分毫,錙銖必較,素所鄙夷,而弗屑者也。”
陳長方名句,讀張文潛黃魯真中興頌有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9恐怖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