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接無生法,疑心怯所從。
出自唐朝崔峒《宿禪智寺上方演大師院》
石林高幾許,金剎在中峰。白日空山梵,清霜后夜鐘。
竹窗回翠壁,苔徑入寒松。幸接無生法,疑心怯所從。
注釋參考
無生法
佛教語。謂真如之理、涅槃之體能離開生滅。 唐 儲(chǔ)光羲 《秦中守歲》詩:“或念無生法,多傷未出塵。” 元 張翥 《蛻庵歲晏百憂熏心排遣以詩乃作》之五:“久悟無生法,從容與化遷。”
心怯
心怯 (xīnqiè) 驚恐;懼怕 feel fear 她一個(gè)人留在家里,晚上有些心怯所從
所向;所往。 唐 李正辭 《賦得白云起封中》:“豈學(xué)無心出,東西任所從?!?唐 吳筠 《游廬山五老峰》詩:“云外聽猿鳥,煙中見杉松。自然符幽情,瀟灑愜所從。”
崔峒名句,宿禪智寺上方演大師院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