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風(fēng)不相哀,吹我落瓊宮
出自宋代蘇軾《中秋月寄子由三首》:
殷勤去年月,瀲滟古城東。
憔悴去年人,臥病破窗中。
徘徊巧相覓,窈窕穿房櫳。
月豈知我病,但見歌樓空。
撫枕三嘆息,扶杖起相從。
天風(fēng)不相哀,吹我落瓊宮。
白露入肝肺,夜吟如秋蟲。
坐令太白豪,化為東野窮。
余年知幾何,佳月豈屢逢。
寒魚亦不睡,竟夕相噞喁。
六年逢此月,五年照離別。
歌君別時曲,滿座為凄咽。
留都信繁麗,此會豈輕擲。
镕銀百頃湖,掛鏡千尋闕。
三更歌吹罷,人影亂清樾。
歸來北堂下,寒光翻露葉。
喚酒與歸飲,念我向兒說。
豈知衰病后,空盞對梨栗。
但見古河?xùn)|,蕎麥如鋪雪。
欲和去年曲,復(fù)恐心斷絕。
舒子在汶上,閉門相對清。
鄭子向河朔,孤舟連夜行。
頓子雖咫尺,兀如在牢扃。
趙子寄書來,水調(diào)有余聲。
悠哉四子心,共此千里明。
明月不解老,良辰難合并。
回顧坐上人,聚散如流萍。
嘗聞此宵月,萬里同陰晴。
天公自著意,此會那可輕。
明年各相望,俯仰今古情。
注釋參考
天風(fēng)
風(fēng)。風(fēng)行天空,故稱。 漢 蔡邕 《飲馬長城窟行》:“枯桑知天風(fēng),海水知天寒。” 唐 韓愈 《辛卯年雪》詩:“波濤何飄揚,天風(fēng)吹旛旂。” 明 鄭若庸 《玉玦記·賞春》:“好趁天風(fēng),直上青霄。” 郭沫若 《哀時古調(diào)》九:“天風(fēng)吹,海浪流。滿懷悲憤事,聊以寄箜篌。”
瓊宮
亦作“璚宮”。1.玉飾之宮。多指天宮或道院。 漢 張衡 《思玄賦》:“叫帝閽使闢扉兮,覿tian{1-1}皇于瓊宮。” 唐 顧況 《朝上清歌》:“欲降瓊宮,玉女家些?!?元 王旭 《游太清宮賦》:“瓊宮九重,青云紫霞。萬仙俯趨,維帝之家?!?/p>
(2).指 商紂王 所建的瓊室。 明 何景明 《七述》:“吾聞 瓊宮 瑤臺 , 夏 以焚; 臨春 結(jié)綺 , 陳 以亡?!?/p>
(3).泛指華美的宮室。
(4).指覆雪的樓宇。 老舍 《駱駝祥子》十一:“此時此地,令人感到 北平 仿佛并沒有居民,直是一片瓊宮玉宇,只有些老松默默的接著雪花?!?/p>
蘇軾名句,中秋月寄子由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機載越野摩托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