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杜甫《謁文公上方》
野寺隱喬木,山僧高下居。石門日色異,絳氣橫扶疏。
窈窕入風磴,長蘆紛卷舒。庭前猛虎臥,遂得文公廬。
俯視萬家邑,煙塵對階除。吾師雨花外,不下十年馀。
長者自布金,禪龕只晏如。大珠脫玷翳,白月當空虛。
甫也南北人,蕪蔓少耘鋤。久遭詩酒污,何事忝簪裾。
王侯與螻蟻,同盡隨丘墟。愿聞第一義,回向心地初。
金篦刮眼膜,價重百車渠。無生有汲引,茲理儻吹噓。
注釋參考
第一義
(1).佛教語。指最上至深的妙理。也稱第一義諦、真諦、勝義諦。與世諦、俗諦或世俗諦對稱?!洞蟪巳肜阗そ洝ぜ磺蟹鸱ㄆ贰罚骸暗谝涣x者是圣樂處因言而入,非即是言。第一義者是圣智內自證境,非言語分別智境。言語分別不能顯示?!薄秹洝じ秶谄贰罚骸澳苌品謩e相,第一義不動。但作如此見,即是真如用?!?唐 杜甫 《謁文公上方》詩:“愿聞第一義,迴向心地初?!?/p>
(2).泛指最為重要的道理。 明 羅洪先 《論學書》:“力行是 孔 門第一義?!?魯迅 《熱風·隨感錄三十五》:“我有一位朋友說得好:‘要我們保存國粹,也須國粹能保存我們。’保存我們,的確是第一義?!?/p>
向心
向心 (xiàngxīn) 猶歸心。謂內心歸服 centripetal杜甫名句,謁文公上方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