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佚名《導(dǎo)引》:
鼎湖龍遠,九祭畢嘉觴。
遙望白云鄉(xiāng)。
簫笳凄咽離天闕,千仗儼成行。
圣神昭穆盛重光。
寶室萬年藏。
皇心追慕思無極,孝饗奉烝嘗。
注釋參考
簫笳
管樂器名。笳即胡笳。 三國 魏 曹植 《與吳季重書》:“若夫觴酌凌波於前,簫笳發(fā)音於后?!?唐 盧綸 《送張郎中還蜀歌》:“須臾醉起簫笳發(fā),空見紅旌入白云?!?宋 蘇舜欽 《游南內(nèi)九龍宮》詩:“簫笳迭終日,旌仗展無窮?!?/p>
凄咽
(1).悲傷嗚咽?!短綇V記》卷二八一引 唐 無名氏《河?xùn)|記·獨孤遐叔》:“ 遐叔 悵然悲惋,謂其妻死矣,速駕而歸,前望其家,步步悽咽?!?清 納蘭性德 《金縷曲·慰西溟》詞:“何事添悽咽?但由他天公簸弄,莫教磨湼?!?/p>
(2).形容聲音悲涼嗚咽。 宋 蘇軾 《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詩之一:“吏民莫扳援,歌管莫悽咽,吾生如寄耳,寧獨為此別!”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五》:“吹管時,其聲悽咽?!?/p>
形容聲音悲涼嗚咽。 宋 張镃 《滿庭芳·促織兒》詞:“靜聽寒聲斷續(xù),微韻轉(zhuǎn),凄咽悲沉。”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二:“剖卻心肝今置地,問 華佗 解我腸千結(jié),追往恨,倍凄咽。”
形容聲音悲涼嗚咽。 唐 孟郊 《汝墳蒙從弟楚材見贈時郊將入秦楚材適楚》詩:“ 汝水 忽凄咽, 汝 風流苦音?!?清 陳維崧 《解連環(huán)·暮秋看窗前杏花》詞:“只夜涼難禁,露重誰忺,蛩語凄咽?!?吳組緗 《山洪》三五:“后面山上一只貓頭鷹放膽的怪叫著,遠近樹林里杜鵑的啼聲零落而凄咽?!?/p>
天闕
(1).天上的宮闕。 南朝 宋 顏延之 《為織女贈牽?!吩姡骸皯M無二媛靈,託身侍天闕?!?/p>
(2).天子的宮闕,亦指朝廷或京都?!端螘す痍柾跣莘秱鳌罚骸氨惝斖睹兴?,謝罪天闕?!?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聞義里》:“ 惠生 在 烏場國 二年,至 正光 三年二月,始還天闕?!?唐 韓愈 《贈刑部馬侍郎》詩:“暫從相公平小寇,便歸天闕致時康?!?清 吳偉業(yè) 《題崔青蚓洗象圖》詩:“十丈黃塵向天闕,霜天夜踏宮墻月。”
(3).指兩峰對峙之處。因其形似雙闕,故稱。 南朝 陳 徐陵 《勸進梁元帝表》:“何必西瞻虎踞,乃建王宮;南望 牛頭 ,方稱天闕?!?唐 杜甫 《游龍門奉先寺》詩:“天闕象緯逼,云臥衣裳冷?!?仇兆鰲 注引 韋述 《東都記》:“ 龍門 號雙闕,與大內(nèi)對峙,若天闕然?!?/p>
(4).星名?!妒酚洝ぬ旃贂罚骸皟珊印⑻礻I間為關(guān)梁?!?/p>
成行
成行 (chéngháng) 形成行列 line 人行道上行人成行 沿岸島嶼成行 成行 (chéngxíng) 指旅行、出訪等出發(fā)上路;啟程旅行 embark on a journey 年底恐難成行佚名名句,導(dǎo)引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