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蘇軾《殘臘獨出二首》
江邊有微行,詰曲背城市。
平湖春草合,步到棲禪寺。
堂空不見人,老稚掩關(guān)睡。
所營在一食,食已寧復(fù)事。
客來豈無得,施子凈掃地。
風(fēng)松獨不靜,送我作鼓吹。
注釋參考
不見
不見 (bùjiàn) 不曾相見 do not see;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丟失 be lost;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zhuǎn)身就不見了老稚
老幼。老人和小孩?!睹献印る墓稀罚骸笆估现赊D(zhuǎn)乎溝壑,惡在其為民父母也?”《新唐書·循吏傳·裴懷古》:“人知其還,攜扶老稚出迎。” 宋 蘇軾 《次前韻再送周正孺》:“遙知 句谿 路,老稚相扶擁?!?/p>
掩關(guān)
(1).關(guān)閉;關(guān)門。 唐 吳少徵 《怨歌行》:“ 長信 重門晝掩關(guān),清房曉帳幽且閒。” 明 劉基 《辛卯仲冬雨中作》詩之一:“青燈無光掩關(guān)坐,饑鼠相銜啼過我?!?/p>
(2).坐關(guān)。指佛教徒閉門靜坐,以求覺悟。為期至少七天,長則不限。 唐 白居易 《秋山》詩:“何時解塵網(wǎng),此地來掩關(guān)?!?清 唐孫華 《同友人游善果寺》詩:“客倦思尋榻,僧閑各掩關(guān)?!?/p>
蘇軾名句,殘臘獨出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