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華岳《山居》:
布作寬袍竹作冠,蕭然萬慮不相關(guān)。
數(shù)聲橫笛煙霄外,一個閒人天地間。
若遇急流須勇退,從教倦鳥不知還。
百年富貴君休羨,得似浮生半日閒。
注釋參考
遇急
(1).遭到急難。 元 紀君祥 《趙氏孤兒》第一折:“可不道遇急思親戚,臨危托故人?!?/p>
(2).猶應(yīng)急?!都t樓夢》第六一回:“姑娘們不要,還不肯做上去呢:預(yù)備遇急兒的?!?/p>
勇退
勇于隱退;見機急退。 晉 謝瞻 《于安城答靈運》詩:“歲寒霜雪嚴,過半路愈峻。量己畏友朋,勇退不敢進。” 唐 權(quán)德輿 《寄臨??ご薹a璋》詩:“志士誠勇退,鄙夫自包羞?!?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賣餅翁》:“君于名場中,官可二品。唯躁進二字不可犯,勇退二字不可忘。”
從教
(1).聽從教導(dǎo)。《韓非子·詭使》:“無二心私學,聽吏從教者,則謂之陋。”
(2).指信教的人;教徒。 清 夏燮 《中西紀事·江楚黜教》:“ 羅 至 撫州 中途,憩息於從教 陳 姓之宅?!?/p>
(3).指脅從、受教唆的人。 清 魏源 《陜西按察使贈布政使嚴公神道碑銘》:“以其間縛悍 回 於 華 渭 ,禽餘匪於 寧羌 城固 ,皆治渠魁,寬脅從,曰:‘吾但治從逆,不治從教?!?/p>
(4).從此使得;從而使。 唐 韓偓 《偶見》詩:“千金莫惜旱蓮生,一笑從教 下蔡 傾。”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余愛其晚年佳句,如:‘廢書祇覺心無著,少飲從教睡亦清。’”
(5).聽任;任憑。 宋 韋驤 《菩薩蠻》詞:“白髮不須量,從教千丈長?!?明 高啟 《夜雨》詩:“醉來獨滅青燈臥,風雨從教滴夜長?!?清 錢謙益 《團扇篇》詩:“從教妾扇經(jīng)秋掩,但愿君心并月圓?!?/p>
倦鳥
倦飛之鳥。亦以喻倦游之人。 宋 宋庠 《巡視河防置酒晚歸作》詩之一:“天長倦鳥沒,山晚跛牂回?!?明 劉基 《北上感懷》詩:“倦鳥思一枝,櫪馬志千里。營營勞生心,出入靡定止?!?/p>
不知
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華岳名句,山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