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策彈冠莫浪言,經(jīng)丘尋壑且隨緣
出自宋代劉學(xué)箕《送術(shù)士周柟歸東陽》:
射策彈冠莫浪言,經(jīng)丘尋壑且隨緣。
誰能守分閒居世,自斷此生休問天。
久矣知君該妙理,今焉過我話流年。
歲寒事業(yè)相期重,欲植孤松驗(yàn)果然。
注釋參考
射策
(1). 漢 dai{1*1}考試取士方法之一?!稘h書·蕭望之傳》:“ 望之 以射策甲科為郎?!?顏師古 注:“射策者,謂為難問疑義書之於策,量其大小署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顯。有欲射者,隨其所取得而釋之,以知優(yōu)劣。射之言投射也?!?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議對(duì)》:“又對(duì)策者,應(yīng)詔而陳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獻(xiàn)説也。言中理準(zhǔn),譬射侯中的。二名雖殊,即議之別體也……對(duì)策者,以第一登庸;射策者,以甲科入仕?!薄赌鲜贰と辶謧餍颉罚骸凹?漢武帝 時(shí),開設(shè)學(xué)校,立《五經(jīng)》博士,置弟子員,射策設(shè)科,勸以官祿,傳業(yè)者故益眾矣?!?宋 蘇軾 《策略第一》:“自 漢 以來,世之儒者忘己以徇人,務(wù)為射策決科之學(xué),其言雖不叛於圣人,而皆泛濫於辭章,不適於用。”
(2).泛指應(yīng)試。 唐 皮日休 《三羞》詩序:“丙戌歲, 日休 射策不上,東退於 肥陵 。” 清 吳偉業(yè) 《哭志衍》詩:“射策 長安城 ,驄馬黃金絡(luò)?!?/p>
彈冠
(1).彈去冠上的灰塵;整冠?!冻o·漁父》:“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王逸 注:“拂土芥也。”
(2).多用以表示喜慶或敬肅等。 宋 蘇軾 《借前韻賀子由生第四孫斗老》詩:“今日散幽憂,彈冠及新沐?!?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贊序》:“予乃彈冠拭目,拜而窺之,宿素志心,於是併遂。”
(3).比喻相友善者援引出仕。 晉 葛洪 《<抱樸子>自敘》:“內(nèi)無 金 張 之援,外乏彈冠之友。” 宋 孫光憲 《北夢(mèng)瑣言》卷七:“ 唐 襄陽 孟浩然 ,與 李太白 交游。 玄宗 徵 李 入翰林。 孟 以故人之分,有彈冠之望,久無消息,乃入京謁之?!?王闿運(yùn) 《上曾總督書》:“故人朝升而良友彈冠,時(shí)相夕貶而黨與并空?!?/p>
(4).指為官。 北齊 顏之推 《古意》詩:“十五好詩書,二十彈冠仕?!?宋 陸游 《憶昔》詩:“早知虛起彈冠意,悔不常為秉燭游?!眳⒁姟?彈冠相慶 ”。
浪言
(1).隨意亂說。 明 馮夢(mèng)龍 《智囊補(bǔ)·察智·京師指揮》:“少年不勝榜毒,誣服。訊賄所在,浪言埋郊外某處?!?李云夔 《戲贈(zèng)》詩:“浪言 蘇小 是鄉(xiāng)親,卿本 鴛湖 盪槳人?!?/p>
(2).大言;說大話。 唐 司空?qǐng)D 《馮燕歌》:“未死勸君莫浪言,臨危不顧始知難?!?元 孫仲章 《勘頭巾》第四折:“小人呵非浪言,這公事何難辦?!薄段饔斡洝返谑呋兀骸澳闶悄抢飦淼模啃丈趺l?有多大手段,敢那等??诶搜裕 ?/p>
(3).yin{1*1}蕩之言。《紅樓夢(mèng)》第二一回:“淫態(tài)浪言,壓倒娼妓?!?/p>
隨緣
(1).佛教語。謂佛應(yīng)眾生之緣而施教化。緣,指身心對(duì)外界的感觸。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論》:“然羣生之神,其極雖齊,而隨緣遷流,成麤妙之識(shí),而與本不滅矣?!?唐 戴叔倫 《贈(zèng)行腳僧》詩:“補(bǔ)衲隨緣住,難違塵外蹤?!?/p>
(2).順應(yīng)機(jī)緣;任其自然?!侗饼R書·陸法和傳》:“ 法和 所得奴婢,盡免之,曰:‘各隨緣去?!?唐 張籍 《贈(zèng)道士宜師》詩:“自到王城得幾年, 巴 童 蜀 馬共隨緣?!薄豆沤裥≌f·單符郎全州佳偶》:“隨緣快活,亦足了一生矣?!?郭沫若 《圣者》:“到處隨緣是我家,一篇《秋水》一杯茶?!?/p>
劉學(xué)箕名句,送術(shù)士周柟歸東陽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